“人是谁?”抑或“我们是谁?”——全球化与主体自我认同的逻辑  被引量:2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祖社[1]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出  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81-93,共13页Marxism & Realit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市场经济与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探究--当代公共哲学的理论视角"中期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3BZX015

摘  要:全球化时代个体的存在渗透了"一切都是可能的,一切都是无依据的"的悖论感。现代社会个体的"自我认同"危机导源于"现代性"。现代性启蒙文化构想产生了一个"个体化"、利益多元的"抽象社会",扩展了自我异化的频率和领域,导致了近代市民社会个体的身份与自我人格独立性与确当性的困惑等问题。作为一个近代现象,个体"自我认同"的危机实质,乃是西方主流思想(尤其是作为其灵魂的哲学)所孜孜以求的文化"公共性"观念多元歧异的结果,并集中体现为对以"公民权利"及其相应的公共责任信念等为核心的社会"公共性格"、"公共精神"的追求。因此,批判地分析、借鉴自由主义的公民主义和共和主义的公民主义所代表的两种不同的公民身份的认同理论,重建新的文化同一性及其价值公共性,乃是解决当代认同危机的一个重要选择。

关 键 词:全球化 文化公共性 自我认同 个体人格 

分 类 号:B038[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