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家思[1]
出 处:《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71-77,共7页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
基 金:作者主持的国家教育部2009年度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广播剧文学史>(09YJA75105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40年代,中国广播剧理论研究经过短暂的沉寂后,到1944年又得到恢复,在1946至1948年形成了第二次理论高潮,对广播剧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论探索。对于广播剧艺术本体的认识,比之以前,更深刻,触及到了广播剧的艺术本质;对于广播剧创作规律有了独到的把握,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既全面又深入,既富于理论色彩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对于广播剧演播理论的探索,改变了以往只有广播剧本体论、广播剧创作论的状况,使中国现代广播剧理论体系更加完备;对广播剧的缺陷与不足展开批评,丰富和促进了四十年代的广播剧理论。中国广播剧理论的基本框架体系在20世纪40年代已经确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