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思

作品数:91被引量:10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广播剧剧场性金枝曹禺戏剧刘大白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现代教育科学》《戏剧艺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发现的陈大悲广播剧理论与创作
《现代中文学刊》2024年第4期110-118,共9页刘家思 刘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广播剧文学发展流变研究”(18BZW162)阶段性成果。
陈大悲是中国广播剧文学重要的开创者,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广播剧文学的开创者。他率先在中国倡导广播剧运动,发表了一批广播剧理论文章,阐述了广播剧文学的文体特征、创作要求与演播技巧,推动了中国广播剧的诞生与发展,具有开拓性的...
关键词:广播剧研究 陈大悲 抗战文艺 广播剧创作 
论“十七年”时期红色广播剧文学的审美特征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24年第7期55-60,共6页刘家思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当代广播剧文学发展流变研究”(项目编号:18BZW1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红色叙事是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母题,“十七年”时期的红色广播剧文学创作则是其中一道重要的风景线。作家们感应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时代潮流,敏锐地把握当时的独特语境和广播剧文学的艺术特征,从原创起步,夯实基础,又...
关键词:当代文学 广播剧 文学史 审美特征 
曹禺戏剧伦理叙事的特征及其剧场性效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1期141-150,共10页刘璨 刘家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广播剧文学发展流变研究”(项目编号:18BZW162)的阶段性成果。
曹禺戏剧的剧场性很强,与其民族化的伦理叙事关系密切。曹禺戏剧不仅描写了家族伦理、社会伦理和国家伦理的不同层面,而且往往是交织起来表现,呈现了生活的复杂性,表现了思想的深刻性。他以深入人物灵魂的内视角展开伦理书写,在人物性...
关键词:曹禺研究 剧场性研究 伦理叙事 
《支那二月》上魏金枝的笔名及新发现的作品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11期79-80,共2页刘家思 潘宜萱 
浙江省文化工程重点项目“魏金枝年谱”(编号19WH40023ZD-18Z)阶段性研究成果。
魏金枝的笔名不少。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新发现的魏金枝几篇作品考论》,考论了他的几篇作品,并提及他的裴村、魏拟庸、莫干等三个笔名。其实,在20年代,魏金枝还有其他笔名。在应修人编辑的《支那二月》上,魏金枝发表了一批作品,也用了...
关键词:魏金枝 应修人 笔名 考论 二月 作品 
论刘跃进散文创作的艺术策略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5期218-218,共1页刘家思 
近些年,著名学者刘跃进先生创作了一批散文,或追述自己的求学经历,或回忆恩师前辈的往事,或围绕学术问题展开言说,打造了学者散文的独特风景,受到读者广泛的青。这得益于他采取的独特的艺术策略。
关键词:艺术策略 学者散文 散文创作 求学经历 刘跃进 追述 
《支那二月》上魏金枝的笔名及新发现的作品
《新文学史料》2023年第3期88-97,共10页刘家思 潘宜萱 
浙江省文化工程重点项目“魏金枝年谱”(编号19WH40023ZD-18Z)阶段性研究成果。
魏金枝的笔名不少。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新发现的魏金枝几篇作品考论》,考论了他的几篇作品,并提及他的裴村、魏拟庸、莫干等三个笔名。其实,在20年代,魏金枝还有其他笔名。在应修人编辑的《支那二月》上,魏金枝发表了一批作品,也用了...
关键词:魏金枝 应修人 笔名 考论 二月 作品 
文学感性与学术理性的润化和融通——论刘跃进散文创作的艺术策略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121-127,共7页刘家思 
近些年,著名学者刘跃进先生创作了一批散文,或追述自己的求学经历,或回忆恩师前辈的往事,或围绕学术问题展开言说,打造了学者散文的独特风景,受到读者广泛的青睐。这得益于他采取的独特的艺术策略:一是在叙述中凸显“微场景”;二是对真...
关键词:散文研究 学者散文 刘跃进 艺术性 
魏金枝1920年代的一个笔名及其作品考论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41-47,共7页刘家思 潘怡萱 
浙江省文化工程重点项目“魏金枝年谱”(19WH40023ZD-18Z)阶段性研究成果。
枝荣是魏金枝1921年6月开始使用的笔名,是用他的现名魏金枝和原名魏义荣的最后一个字合成的名字。他最早用这个笔名发表《批评<超人>》《读茵梦湖》和《沉沦中底<沉沦>》3篇评论,接着用这个笔名发表《诞日》和《琴弦》两首诗歌,然后又...
关键词:魏金枝 笔名 枝荣 散作品 
论中国当代广播剧理论的初步建构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22年第11期53-57,共5页刘家思 张以琳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当代广播剧文学发展流变研究”(项目编号:18BZW1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世纪60年代,中国当代广播剧理论进入初步建构时期。此期,出现了一批广播剧理论成果,既探讨了广播剧的艺术立场与审美要求,又论述了广播剧的艺术形态与创作要领,还涉及广播剧的改编与评论,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对广播剧的创...
关键词:广播剧 广播剧理论 声音戏剧 中央广播剧团 
魏金枝1920年代的一个笔名及其作品考论
《现代中文学刊》2022年第5期53-58,共6页刘家思 潘怡萱 
浙江省文化工程重点项目“魏金枝年谱”(19WH40023ZD-18Z)阶段性研究成果。
枝荣是魏金枝1921年6月开始使用的笔名,是用他的现名魏金枝和原名魏义荣的最后一个字合成的名字。他最早用这个笔名发表《批评〈超人〉》《读茵梦湖》和《沉沦中底〈沉沦〉》3篇评论,接着用这个笔名发表《诞日》和《琴弦》两首诗歌,然...
关键词:魏金枝 笔名 枝荣 散佚作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