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研究

作品数:103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曹树钧刘家思邹红胡志毅杨剑龙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戏剧学院宜春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生命史学”到“大文学史观”——钱理群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贡献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吴晓东 
钱理群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镇,是第三代学人中的代表性和标志性学者,也是学界的常青树,多年来笔耕不辍。在《我的现代文学史研究与学人研究——在“钱理群学术思想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一文中,钱理群把...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曹禺研究 钱理群 大文学史观 周作人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 现代文学史 专业化研究 
曹禺戏剧伦理叙事的特征及其剧场性效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1期141-150,共10页刘璨 刘家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广播剧文学发展流变研究”(项目编号:18BZW162)的阶段性成果。
曹禺戏剧的剧场性很强,与其民族化的伦理叙事关系密切。曹禺戏剧不仅描写了家族伦理、社会伦理和国家伦理的不同层面,而且往往是交织起来表现,呈现了生活的复杂性,表现了思想的深刻性。他以深入人物灵魂的内视角展开伦理书写,在人物性...
关键词:曹禺研究 剧场性研究 伦理叙事 
评曹树钧教授的曹禺晚年研究
《剧作家》2023年第1期44-46,共3页顾振辉 
曹树钧教授最新出版的《曹禺晚年的艺术世界》从戏剧创作、戏剧教育、北京人艺的管理理念以及戏剧影视的评论四个维度,通过翔实的史料,评述了曹禺晚年的行谊与得失。该研究不仅为曹禺研究打开了新的面向,而且也借由曹禺晚年所处的地位,...
关键词:曹树钧 《曹禺晚年的艺术世界》 曹禺研究 
卷首语
《戏剧与影视评论》2021年第5期2-3,共2页陈恬 
本期“经典重读”栏目刊发陆炜教授的《神秘的〈原野〉》,这是继《<雷雨>的性解读》和《论文清的出门与自杀》之后,本刊发表的陆炜教授重读曹禺系列文章的第三篇,它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在曹禺的戏剧作品中,《原野》得到的评价并不太高,演...
关键词:《原野》 戏剧作品 经典重读 曹禺研究 卷首语 文本分析 观察视角 陆炜 
史料与现实的关系---“曹禺研究资料长编”丛书总序
《中文论坛》2021年第1期6-8,共3页丁帆 
以刘川鄂为带头人的湖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不仅注重作家作品、文学社团、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的研究,同时也把大量的精力投入中国现代文学历史资料的整理和发掘中,从具有地缘优势的湖北作家史料整理发掘和研究出发,逐渐拓展到对文...
关键词:文学社团 文学思潮 曹禺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 目标设定 学科发展战略 史料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曹禺研究
《中文论坛》2021年第1期24-35,共12页唐小娟 
20世纪30年代,曹禺凭借《雷雨》《日出》《原野》等作品一举成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最耀眼的明星,引起了戏剧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一些在华的欧美学者敏锐地介入演出批评现场,贡献出敏锐而中肯的媒体批评和学术研究成果;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
关键词:多元文化 曹禺研究 比较文学 
陈颖及其英语世界的曹禺研究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2021年第1期177-186,共10页韩晓清 
西北民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曹禺话剧研究(项目编号:XBMUYJRC201902)成果
美籍汉学家陈颖主要发表过三篇关于曹禺话剧研究的学术论文,内容均涉及曹禺话剧与西方戏剧之间的关系问题,其中发表于1959年的《曹禺三部曲与西方戏剧》最能代表其曹禺话剧研究的成果。从时间上来讲,陈颖是英语世界中最早提出曹禺创作...
关键词:陈颖 英语世界 曹禺研究 
田本相先生治学方法举隅——基于田本相的曹禺研究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4期175-177,共3页张捷铭 
谈及对于曹禺剧作的研究,不得不提到田本相先生。田本相先生是曹禺研究的集大成者,他不仅具有自李何林老师承袭而来的一丝不苟、严肃治学的作风,骆驼坦步、稳扎稳打的治学态度,贯穿其研究著作和研究道路的更是其独特的治学方法。纵观田...
关键词:田本相 治学方法 “实学” 比较研究 综合研究 
双重记忆:田本相的曹禺研究——纪念曹禺诞辰110周年被引量:2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83-90,共8页胡志毅 
田本相先生的曹禺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界或者研究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的研究在现在看来,是经典的、权威的,也是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中国话剧研究的重大收获。田本相先生对曹禺的访谈和研究,更多的学者将他的名字和曹禺联系在了一...
关键词:双重记忆 田本相 曹禺研究 
编后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11期260-260,共1页
本期“作家与作品”栏目颇有分量。祝宇红的论文通过聚焦《雷雨》各个版本的修订过程,尤其是有关鲁大海形象的修订,探究《雷雨》的作者意图和悲剧性质问题,对曹禺研究有所推进,具有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作者敏锐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
关键词:编辑生涯 作者意图 柯灵 修订过程 《雷雨》 编后记 上海沦陷时期 曹禺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