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毅

作品数:54被引量:6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戏剧仪式中国话剧神话民族志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戏剧艺术》《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南大戏剧论丛》《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近现代话剧的“声音”阐释——从“言论正生”到“控诉”的仪式
《文化艺术研究》2025年第1期9-16,111,共9页胡志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话剧文献补遗与集成研究”(项目编号:22&ZD270)的阶段性成果。
在视觉中心主义的研究中,声音只是辅助性的研究。中国话剧,从一开始就是有声音的存在。声音,有人声(主要指演员的声音)、音乐,以及舞台艺术中的其他声音。此外,它还具有隐喻的含义,即社会的、文化的声音。从“言论正生”到男女合演、从...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话剧 声音 “言论正声” “控诉”仪式 
庆典仪式和文化记忆——纪念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80周年
《文化艺术研究》2024年第4期26-32,111,共8页胡志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话剧文献补遗与集成研究”(项目编号:22&ZD270)的阶段性成果。
1944年,在欧阳予倩、田汉、熊佛西、瞿白音等人的倡导下,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在桂林举办。来自西南八省的28个单位、895位演职员参加了演出,与会者达千人之数。演出剧目有话剧23个,歌剧1个,平剧29个,桂剧8个等,总计演出170场,观众达十...
关键词:庆典仪式 文化记忆 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 桂林 
“叛逆”“喷发”与“翻案”——郭沫若历史剧的新历史主义阐释
《四川戏剧》2024年第5期46-52,共7页胡志毅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话剧文献补遗与集成研究”(项目编号:22&ZD2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对郭沫若不同创作时期的历史剧进行分析。从初期作品《黎明》《三个叛逆的女性》反映出的“叛逆”,到中期作品《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等的创作“喷发”,再到后期作品《蔡文姬》《武则天》对其...
关键词:“叛逆” “喷发” “翻案” 郭沫若 历史剧 
城市的新景观、诗学隐喻与修辞语言——论小说、舞台剧和电视剧《繁花》被引量:2
《文化艺术研究》2024年第1期68-74,115,共8页胡志毅 
金宇澄的小说《繁花》采取了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表现上海的城市空间,被认为是最好的表现上海的“城市小说”,舞台剧、电视剧《繁花》则通过舞台和影像直观地展现了上海的城市新景观。在舞台剧《繁花》中,导演马俊丰运用转台、多演区、多...
关键词:长篇小说 舞台剧 电视剧 《繁花》 城市新景观 
新世纪以来中国话剧研究综述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25-38,共14页胡志毅 周宏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话剧文献补遗与集成研究”(项目编号:22&ZD270)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以来中国话剧研究的成果,超过了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话剧研究的20多年。这主要体现在以“中国话剧研究”为主题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立项与国内顶级期刊发文的数量与质量上。中国话剧研究发展的重要大学和学院以及研究机构(主要...
关键词:新世纪 中国话剧 研究 综述 
摹仿、挽歌与舞台的氛围——重读曹禺《北京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01-107,共7页胡志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话剧文献补遗与集成研究”(22&ZD270)的阶段性成果。
曹禺的《北京人》一直被认为是其巅峰之作和“炉火纯青”之作。在经过了80年的时间考验后,依然是一部公认的经典剧作。这部剧作具有一种勒内·吉拉尔所说的“摹仿性竞争”,也体现了东方化的美学特征。像《雷雨》《原野》中传统的中国元...
关键词:曹禺 《北京人》 模仿 挽歌 舞台的氛围 
叙事、意象与替罪羊的献祭——克里斯蒂安·陆帕导演作品《狂人日记》的跨文化阐释被引量:2
《戏剧艺术》2022年第1期23-31,共9页胡志毅 
克里斯蒂安·陆帕(Krystian Lupa)新近导演的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狂人日记》,继承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狂人日记》中,陆帕采用了《风筝》《阿Q正传》等表现被父权压迫的兄弟及忏悔和阿Q被虐杀...
关键词:陆帕 鲁迅 狂人日记 跨文化阐释 
关于戏剧影视历史剧相关观念认识的问答被引量:2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53-64,共12页胡志毅 丁亚平 赵建新 
针对戏剧影视历史剧创作与研究中所存在的历史剧命名、规律特征、类型、真实观、功能、评价标准、虚构、取材等问题,由话剧、电影和戏曲界三方面的三位专家进行笔谈问答,多维度多层面呈现当下对历史剧的认识与研究状况。
关键词:历史剧 戏剧影视创作 多维度多层面 笔谈问答 
双重记忆:田本相的曹禺研究——纪念曹禺诞辰110周年被引量:2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83-90,共8页胡志毅 
田本相先生的曹禺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界或者研究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的研究在现在看来,是经典的、权威的,也是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中国话剧研究的重大收获。田本相先生对曹禺的访谈和研究,更多的学者将他的名字和曹禺联系在了一...
关键词:双重记忆 田本相 曹禺研究 
诗意、灵魂和迷误:三部俄苏小说改编的舞台剧——评《叶普盖尼·奥涅金》《卡拉马佐夫兄弟》和《静静的顿河》被引量:1
《文化艺术研究》2020年第2期43-50,共8页胡志毅 
里马斯·图米纳斯导演的、根据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改编的舞台剧,康斯坦丁·勃格莫罗夫导演的、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改编的同名戏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以及俄罗斯导演格里高利·利兹诺夫导演的、根据肖洛霍...
关键词:俄苏小说 改编 舞台剧 《叶普盖尼·奥涅金》 《卡拉马佐夫兄弟》 《静静的顿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