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新

作品数:36被引量:5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戏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戏曲现代戏史剧观《李清照》戏曲创作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研究》《年画研究》《艺术百家》《四川戏剧》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24年度中国戏曲艺术发展报告
《四川戏剧》2025年第2期12-19,共8页赵建新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剧与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3ZD07)的研究成果。
2024年戏曲艺术的创作和演出基本呈平稳态势。从年初持续到岁末的20余次戏曲展演渐趋平台化与机制化;戏曲人才培养模式也向专业化和常态化发展;戏曲学科发展与三大体系建设卓有成效,梅兰芳研究正成长为学科的重要增长点;戏曲剧目创演方...
关键词:戏曲展演 戏曲创演 行业热点 梅兰芳研究 人才培养 
构建当代戏曲评论话语体系的原则、路径和方法被引量:1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11期43-51,I0002,共10页赵建新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剧与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23ZD07)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戏曲艺术在剧目题材、舞台风貌和传播方式上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构建当代戏曲评论话语体系,要在“两个结合”的前提下,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基础,立足戏曲艺术的历史发展和当代境遇,在时代发展中把握新的戏曲...
关键词:戏曲批评体系 戏曲评论 评论话语 原则 路径 方法 
从“整理改编”到“经典改写”——兼论现代戏曲的一种新文体
《戏剧艺术》2024年第5期70-77,104,共9页赵建新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剧与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23ZD07)的阶段性成果。
对于当今那些为传统戏曲剧目赋予了新形式和新内容的创作实践,称之为“经典改写”或许比“整理改编”更为准确合理。当代改写已具备不同于传统改写的创作方式,因为它们从文化内涵、主题驱动、叙述特征等方面均表现出独立的文类特征。在...
关键词:整理改编 经典改写 戏曲现代化创作 新文体 
经典再造与守正创新:“沈氏三出半”对当下戏曲表演艺术的启示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80-90,共11页赵建新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剧与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3ZD07)的阶段性成果。
沈福存作为1949年之后出现的重要京剧男旦艺术家,其整理演出的“沈氏三出半”被业界公认为其代表作。“沈氏三出半”都是老戏老角色,“守正”易,“创新”难;“继承”易,“发展”难。但沈福存注重对经典剧目和经典形象的开掘再造,围绕大...
关键词:“沈氏三出半” 经典再造 守正创新 
立足古典,赴青春之约——第九届中国昆剧节剧目印象
《艺术百家》2024年第3期160-166,共7页赵建新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剧与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3ZD07)阶段性成果之一。
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于2024年4月28日至5月4日在苏州举办。总体而言,虽然本届昆剧节在演出规模上有所减小,但因适逢五一假期,旅游胜地苏州游客大增,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昆剧节推出六大类17场昆曲配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加大宣...
关键词:文旅融合 昆曲 线上线下 艺术赏析 推广力度 五一假期 昆剧 参与度 
2023年中国戏曲艺术发展述评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24年第2期14-22,共9页赵建新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剧与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3ZD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非遗区域整体性保护”(项目编号:22JJD50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3年,伴随着新冠疫情的解除,全国演出市场强势复苏,一批彰显中华审美风范、富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戏曲舞台艺术作品受到普遍欢迎和好评。本年度戏曲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戏曲学“三大体系”建设成果丰硕,展演...
关键词:2023年戏曲创演 政策扶持 现代品格 市场化 理论建设 
亲哥热妹,铁血信仰——从《有盐同咸》看个体私情如何升华为革命公义
《影剧新作》2023年第4期26-29,共4页赵建新 
浏览一下吉安采茶戏《有盐同咸》的主要情节不禁会心生疑问:那个名叫“七秀”的井冈山村姑因为暗恋一位未曾谋面的红军连长,一路追赶情愿与他同生共死并因此走上了革命道路;七秀因着对红军连长的一腔爱意,凭着一曲曲山歌,最后把白军兄...
关键词:未曾谋面 革命道路 采茶戏 良心发现 立地成佛 
本体的坚守:从“戏剧性”到“情境论”——谭霈生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3年第9期91-102,共12页赵建新 
一、早年际遇与求学之路赵建新谭先生,您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河北农村,那时候很少能看到戏剧(话剧),是什么样的机缘让您进入戏剧这个专业的?谭霈生我出生在河北蓟县一个傍山的村庄大峰沟村,从小在邻村的小学校读书,没有机会接触戏剧演...
关键词:戏剧演出 情境论 谭霈生 求学之路 河北农村 皮影 谭先生 戏剧性 
《烛光在前》对革命伦理的新表达
《剧影月报》2023年第2期1-2,共2页赵建新 
“舍小家顾大家”是人们对很多英雄英模人物美德的集中概括,它经常作为一种精神感召力量,在民族危亡之际鼓舞人们舍私为公,为国家大义牺牲自我。进入现代社会后,这种传统道德规范不但没有因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而显得过时,反倒在20世纪...
关键词:个体情感 个人主义思想 传统道德规范 革命伦理 矛盾纠葛 英雄人物 英模人物 艺术作品 
昆剧《范文正公》的“史识”与“剧思”被引量:1
《影剧新作》2023年第1期29-34,共6页赵建新 
郑怀兴先生主要是以创作历史剧而享誉戏曲界的。他笔下的傅山、徐渭、周伯仁、柳如是、海瑞、胡宗宪等历史人物被搬上戏曲舞台后,早已成为经典形象被当代戏曲史所铭记。郑怀兴的剧作之所以成功率极高,正是因为这些历史人物一经其手,便...
关键词:郑怀兴 柳如是 戏曲舞台 戏曲史 周伯仁 胡宗宪 经典形象 道德悖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