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下失语症产生机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素梅[1] 崔成立[2] 高凤霞[1]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包头市铁路医院神经内科,014040 [2]内蒙古包头医学院

出  处:《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年第4期382-385,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摘  要:传统的研究认为,失语的原因主要与优势半球位于额叶下后部的前语言皮质(Broca)和颞上回的后语言皮质(Wernicke)及额叶内侧面的运动辅区的上语言皮质的损害有关。80年代以来,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发展,包括CT、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

关 键 词:皮质下失语症 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功能磁共振成像 生机 临床诊断技术 语言 内侧面 单光子 

分 类 号:R74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