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干岛”对北京夏季高温闷热天气的影响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喜全[1] 龚晏邦[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出  处:《科学通报》2010年第11期1043-1047,共5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编号:KZCX2-YW-219);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6AA06A307)资助

摘  要:利用北京1940~2000年的气候资料,对北京夏季高温闷热天气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20世纪40~70年代,北京夏季高温闷热天气日数逐年代减少;70~90年代,高温闷热天气日数逐年代增多.虽然上述年代高温闷热天气日数的变化趋势与气温的变化趋势一致,但高温闷热天气日数在40年代最多,而不是在相对最热的90年代(90年代的平均气温比40年代高1.0℃左右).从形成北京地区夏季高温闷热天气的天气系统和北京地区高温闷热天气日数与副热带高压活动的相关性的分析来看,90年代的高温闷热天气日数应比40年代多,但事实并非如此.为了解释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分析了80年代以来北京地区"城市干岛"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虽然80年代以来北京地区的气温也和全球其他地方一样呈现出变暖的趋势,夏季的"城市热岛"强度也呈现增强的趋势,进而增加了北京夏季发生高温闷热天气的可能性,但由于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城市干岛"效应使北京城区夏季的相对湿度减小,加上高温时人体舒适度对相对湿度的变化更敏感,从而对冲掉了部分由于气温变暖和城市热岛增强而增加北京发生高温闷热天气的可能性.

关 键 词:全球变暖 高温闷热天气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城市干岛” 人体舒适度 北京 

分 类 号:X16[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