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古代艾灸治疗特点分析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立公[1] 黄琴峰[1] 顾杰[2] 吴焕淦[1] 

机构地区:[1]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 [2]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002

出  处:《上海针灸杂志》2010年第5期273-274,共2页Shangha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2900)

摘  要:运用计算机对130种古籍中用艾灸治疗痔疮的内容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治疗本证多灸督脉穴和膀胱经穴;多灸下背部穴、病灶局部与脊上平脐点;除常规方法外,还采用化脓灸、隔物灸(隔大蒜、生姜、尅薄虫等物)、艾灸泻血、先洗后灸、火针等方法。

关 键 词:灸法  综述 文献计量学 评价研究 

分 类 号:R246.2[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