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杰

作品数:82被引量:44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古代针灸针灸疗法腧穴主治腧穴针灸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临床肝胆病杂志》《中医文献杂志》《针灸临床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慢性肝炎要抗肝纤维化吗
《老年健康》2014年第10期18-19,共2页徐列明 顾杰 
对于已是慢性肝炎的患者.肝纤维化机制一旦启动后将主动进展.理想的抗病毒治疗虽可以减轻病毒对免疫系统的激活而造成的肝损伤.对肝纤维化程度可不再“火上浇油”.但要“釜底抽薪”逆转肝纤维化.还要靠有效的抗肝纤维化治疗。
关键词:抗肝纤维化治疗 慢性肝炎 抗病毒治疗 肝纤维化程度 釜底抽薪 免疫系统 肝损伤 
扶正化瘀胶囊预防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47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4年第8期594-599,共6页肖定洪 顾杰 蔡虹 张琴 薛冬英 赵长青 徐列明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第五期)建设项目(J50307),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第一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胆病重点学科(2010sh)
目的评价扶正化瘀胶囊预防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181例肝硬化患者,根据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有无出血史分为3组:食管静脉曲张轻度大组、食管静脉曲张中/重度...
关键词: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出血 普萘洛尔 扶正化瘀胶囊 
牙痛的古代艾灸治疗特点分析被引量:6
《上海针灸杂志》2010年第10期615-616,共2页刘婕 刘立公 顾杰 黄琴峰 吴焕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2900);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304);上海市教委课题(08YS64)
运用计算机对130种古医籍中用艾灸治疗牙痛的内容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共涉及文献52条,穴位33个,合58穴次,占诸法之首,可见古人多用艾灸治疗本证。因为本证常由感染所致。
关键词: 牙痛 灸法 综述 
疝气的艾灸治疗特点分析被引量:11
《上海针灸杂志》2010年第9期549-551,共3页黄琴峰 刘立公 顾杰 吴焕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2900)
运用计算机对130种古医籍中用艾灸治疗疝气的内容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治疗本病多灸任脉穴、肝经穴、脾经穴和经外奇穴;多灸足趾部穴和患部穴,也有人灸对侧的穴位;除常规灸法外,还可采用隔盐灸、醋熏灸、太乙神针、熨法等方法,而刺激量必...
关键词:灸法 疝气 综述 文献计量学 评论研究 
咳嗽的艾灸治疗特点分析被引量:11
《上海针灸杂志》2010年第8期483-485,共3页黄琴峰 刘立公 顾杰 吴焕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2900);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304)
运用计算机对130种古医籍中用艾灸治疗咳嗽的内容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多灸膀胱经穴、督脉穴、任脉穴、胃经穴、肝经穴和肺经穴;多灸上背部穴与胸脘部穴,还灸小腹部穴及足三里;对于寒、风、痰、虚、热诸咳,均灸膏肓俞、风门、肺俞、天突,...
关键词: 咳嗽 灸法 综述 
针灸治疗耳聋的古今对照研究被引量:1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0年第3期169-171,共3页黄琴峰 刘立公 顾杰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02DZ19150-2);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T0302;S30304)
运用计算机对古今文献进行检索和统计,结果显示,对于耳聋,古今均取耳部穴、头部穴、四肢三阳经穴、肾俞等穴,现代更重视肝、脾、肾的作用,选用下肢阴面及关元等穴;古今均采用艾灸、针刺、刺血、外敷塞耳等方法,古代还采用隔泥灸、隔药灸...
关键词:耳聋 针灸治疗 三阳经穴 太乙神针 微针系统 计算机 隔药灸 缪刺法 
古代文献中督脉及其腧穴主治的统计报告被引量:41
《针灸临床杂志》2010年第5期43-45,共3页刘立公 顾杰 刘婕 沈雪勇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编号:02DZ19150-2;上海市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目的:研究督脉及其腧穴的主治特点。方法:运用计算机对93种古医籍中相关内容进行检索、统计、归纳。结果:得到文献2394条,涉及症名263个,总计6454症次。结论:督脉穴的常用功效共162项,分为两类:其一为治疗督脉循行部位的疾患,包括疏腰...
关键词:督脉 穴位主治 古代文献 
痔疮的古代艾灸治疗特点分析被引量:6
《上海针灸杂志》2010年第5期273-274,共2页刘立公 黄琴峰 顾杰 吴焕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2900)
运用计算机对130种古籍中用艾灸治疗痔疮的内容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治疗本证多灸督脉穴和膀胱经穴;多灸下背部穴、病灶局部与脊上平脐点;除常规方法外,还采用化脓灸、隔物灸(隔大蒜、生姜、尅薄虫等物)、艾灸泻血、先洗后灸、火针等方法。
关键词:灸法  综述 文献计量学 评价研究 
古代文献中任脉及其腧穴主治的统计报告被引量:21
《针灸临床杂志》2010年第4期6-8,共3页刘立公 顾杰 刘婕 沈雪勇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编号:02DZ19150-2;上海市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目的:研究任脉及其腧穴的主治规律。方法:运用计算机对93种古医籍中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归纳。结果:得到文献2394条,涉及症名284个,总计6454症次。结论:任脉穴的常用功效共17项,可归纳为两类:其一为治疗任脉循行部位的疾患,包括调腹、宽...
关键词:任脉 穴位主治 古代文献 
疮疡的艾灸治疗特点分析被引量:13
《上海针灸杂志》2010年第4期202-204,共3页刘立公 顾杰 黄琴峰 刘婕 吴焕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2900)
运用计算机对130种古医籍中用艾灸治疗外科疮疡的内容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多灸患部穴、关节部穴和上背部穴;多灸经外奇穴,选灸大肠经穴与膀胱经穴;常用直接灸,也采用隔药灸,选用的药物有大蒜、豆豉、附子、硫磺、薤菜、巴豆、鸡子白、苦...
关键词: 灸法 疮疡 综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