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中国游记文学中的欧洲形象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梅启波[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118-121,共4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跨文化传播与中国文学中的欧洲形象>;项目号:09YJC751083

摘  要:20世纪30年代,欧洲游记在中国文坛兴盛一时。在这些游记中,欧洲呈现多样的面貌,诸如浪漫的欧洲、艺术的欧洲、日常生活的欧洲以及混乱的欧洲等。这些不同欧洲形象的形成与观察者的身份、观察角度、频率以及先见存在密切关系。这些欧洲形象作为一个他者,实际也是自我的投影,折射出当时中国社会的文化、心理等因素。

关 键 词:20世纪30年代 游记文学 欧洲形象 他者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