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仁福
出 处:《日本医学介绍》1990年第9期403-405,共3页Progress in Japanese Medicine
摘 要:血清胆红素测定是诊断黄疸时最重要、最普通的肝功能检查。依据范登伯的重氮反应原理,用各种方法对TB(总胆红素)、DB(直接胆红素)和IB(间接胆红素)定量已广泛被进行。此法自Malloy和Evelyn最先提出后约经50年未变,一直沿用至今。但近年来,由于HPLC(高效液相层析法等带来的分离方法的进步,人们已了解到血清胆红素有与以前不同的病理生理意义,在黄疸的诊断、病程经过观察中有很大的实用性。本文以笔者等的研究成绩为中心,介绍这些血清胆红素新组分的临床意义及其产生机制。一、血清胆红素组分以血红蛋白为首的体内血红蛋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