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2]蓝天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98
出 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133-138,共6页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终身教育体系建构"(05JJD880068);教育部优秀人才计划支持(NCET-09-0679)
摘 要:"后大众化"是日本著名学者有本章提出的一种解释高等教育发展新现象的理论,该理论揭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即开始转向终身化而非走向普及化。后大众化的典型特征是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增长在未达到普及化之前就出现了停滞和波动,而非传统的成人学生入学率却持续增长,其增长率甚至超过了传统学生,而且这些学生可能多次入学。本文通过美英日三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过程及特征分析,认为我国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后大众化可能会提早出现。本文从劳动力结构现状、人口老龄化趋势、产业结构调整、闲暇时间特点、国家政策导向、人口结构变化等方面分析指出我国所具备的高等教育向后大众化转型的客观条件。结合后大众化特点,本文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基本策略:高职院校将是高等教育走向后大众化的核心机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将转变为以非学历培训为主的机构;成人高等教育制度将趋于地方化、多样化、自助化;加强质量监管并赋予成人高校以充分的招生自主权。
分 类 号:G649.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