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玉洲[1,2] 丁茂昌 李爽[1,2] 

机构地区:[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营口增殖实验站,115004 [2]营口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出  处:《齐鲁渔业》2010年第6期17-20,共4页Shandong Fisheries

摘  要: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又名南美白对虾、万氏对虾、白脚虾,自然分布于东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于1988年和1991年先后2次引进凡纳滨对虾,并于1992年完成了实验室条件下幼体培育工作(张伟权等,1993)。1998年以后,随着凡纳滨对虾育苗技术的成熟,育苗产量逐年提高,如今全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产量已达到50万t以上。虽然我国是世界养虾大国,但是我国目前凡纳滨对虾还没有一个品牌虾苗。现有的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技术模式,基本上都是在黑暗环境下进行,

关 键 词:凡纳滨对虾 人工繁育技术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育苗技术 南美白对虾 太平洋沿岸 实验室条件 万氏对虾 

分 类 号:S968.22[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