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与常规结合方式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栾秀丽[1] 朱丽梅[1] 

机构地区:[1]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眼科,100076

出  处:《临床眼科杂志》2010年第3期264-265,共2页Journal of Clinical Ophthalm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反向与常规结合方式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反向与常规结合方式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006例(1167只眼)。晶状体核硬度Ⅱ-Ⅲ级核915只眼,Ⅳ级核241只眼,Ⅴ级核11只眼。预置超声能量30%~50%,超声乳化负压100~350mmHg,在陡经线上做上方、颞上方或鼻上方透明角膜缘切口或巩膜隧道切口,使用斜面为45°超声乳化针头,根据核硬度不同分别采用刻槽式分而治之法或拦截劈裂法。超声乳化过程中超声乳化针头斜面朝下,雕刻沟槽分割晶状体核成四块或拦截劈裂晶状体核成多块后,超声乳化针头斜面改为朝上,将超声乳化针头自断面插入核实质形成全堵状,依次乳化吸除。抽吸净晶状体皮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979只眼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188只眼植入一片式硬人工晶状体。术后1、3、7、30d检查术眼。结果术中累积超声能量1.08±0.24。术后第1天视力≥0.6者999只眼,术后第3天视力≥0.6者1097只眼,术后7天视力≥0.6者1112只眼,术后第30天本组病例平均矫正视力0.8。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24只眼,发生率2.05%,术后第3天角膜水肿4只眼,发生率0.03%,术后第7天角膜水肿全部消退。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13只眼,发生率为1.11%,无晶状体核脱入玻璃体内,无眼内出血及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反向与常规结合方式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适时调整超声乳化针头斜面的方向,减少无效超声能量的逸散,提高超声能量使用的效率与安全性,既避免或减少角膜内皮损伤又降低了晶状体后囊破裂的发生率。

关 键 词: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分 类 号:R779.66[医药卫生—眼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