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饶龙隼[1]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10年第4期5-17,共13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元末明初大转变时期东南文坛格局及文学走向研究>(07BZW039);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渡江--元明易代的文化选择与文学通变之路>(200902220)的基础理论支持性成果
摘 要:中国固有的"制度"用语,更能涵容文学活动诸层面。兹所谓制度,就是事物自身的规定性。其义遗存于古老的《周易·节》中。而文学制度,就是文学活动的节,出自中国文学制度的观念,文学活动实质上就是节文,亦即节以制度而修饰以文。援据这个节文之思理,文学制度有三大论题:(一)文学节止论,(二)文学节度论,(三)文学节制论,分别讲述节文的原则、节文的内涵、节文之操持,即为什么节文、什么是节文、如何来节文;有五重特性;有特定构成。本文标举中国文学制度的观念,并非漠视文学的艺术哲学和审美心理内涵,而是企图将此类微危因素落实到制度层面。这样,或可救正近世以来浸淫的科学实用主义之积弊,并戒除流行的形上偏枯与唯美诡随的研究风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17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