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自身

作品数:374被引量:26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杨泽波余治平黄裕生董滨宇曾永成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物的内部是空、是无,还是几?——论万物生生的第一个哲学前提
《周易研究》2025年第2期5-15,共11页余治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董仲舒传世文献考辨与历代注疏研究》”(19ZDA027);上海交通大学“董仲舒学者支持计划”:“《董仲舒春秋大一统观念兴起与历史影响研究》”(HS-SJTU2020A01)。
物有内在是物生生的前置条件。康德虽然承认物自身有内在,但对它究竟是什么则持不可知的态度。因为人所能够认知的现象并不能反映物自身的本来面目,而只呈现其有限的局部。大乘佛教主张万法皆空,并没有实体或自性,皆由因缘生起。色以空...
关键词:生生 物自身 康德     
“物自身”何以通向“有机存在者”——论“自然”概念在《判断力批判》中的演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0-51,I0002,共13页卢春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世纪西方思想中三条思路的交汇与美学的逻辑建构问题研究”(21BZX025)。
将“物自身”概念引入先验哲学体系建构后,康德虽表现出梅亚苏认为的“相关主义”倾向,使自然以知识方式被理论化,却也因对“物”的探索而同时开启突破相关主义的征程。在思路推进的过程中,审美判断所提供的逻辑反转构成关键环节。伴随...
关键词:物自身 自然 无形式 合目的性 有机存在者 
符号—主体—本体:从陪衬到超越的物性叙事——评《物性叙事研究》
《当代外国文学》2024年第4期172-174,共3页龙艳霞 
过去15年中,在“后人文主义”和“去人类中心主义”的整体思潮下,国内外学界出现了明显的“物转向”,这一转向被广泛认为是对以“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建构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超越,试图重新回到客体自身,去...
关键词:叙事研究 反本质主义 语言学转向 物自身 人类中心主义 建构主义 后人文主义 聚光灯 
牟宗三良知坎陷论的存有指向新探
《今古文创》2024年第45期60-64,共5页王月峤 
坎陷是牟宗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坎陷有两个具体指向:一是“坎陷的外王指向”;二是“坎陷的存有指向”。厘清“坎陷”概念的内涵是理解“良知坎陷”说的关键,但当前学界详细论述外王指向者较多,论述存有指向者较少。为了说明物自...
关键词:牟宗三 坎陷 存有 智的直觉 物自身 
康德本体论的对象性介质缺失及其完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曾永成 
康德把“物自身”视为现象存在的本体根基,然而它凭什么能够“空”而有“灵”,以至成为所有现象得以生成的根基,尚缺少必要的形而下基元作为本体与现象之间的介质。马克思对象性关系的思想,启示并提供了本体与现象之间存在超越差异的普...
关键词:康德本体论 物自身 对象性介质 怀特海 道气合一 
论“两种视角”解读的方法论基础及其局限——基于《纯粹理性批判》和《遗著》中的“物自身”概念
《现代哲学》2024年第3期94-101,共8页刘晚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以《遗著》为中心的康德晚期先验发生学体系研究”(22BZX1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先验哲学视域下康德晚期《遗著》与《纯粹理性批判》的关系研究”(2022M710240)。
普劳斯对“二阶先验反思”框架的分析,为关于物自身的“两种视角”解读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学界虽然熟知“两种视角”解读,但对其背后的“二阶先验反思”方法缺乏探讨。本文根据普劳斯的著作,对这一先验反思模型进行详细考察,而后基于对...
关键词:康德 物自身 “两种视角” 《遗著》 对象关联 
“实践转向”范式下康德哲学何为被引量: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56-65,169,共11页应奇 邓仕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历史变局与二十世纪中西实践理性观念之衍化研究”(22JJD720012)。
在近代自然科学革命和理性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康德提出了解决传统形而上学困难的先验哲学,并声称以此实现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当代哲学中的“实践转向”范式基于近代自然科学革命的“新方法”提出了对传统哲学的系统性改造,并...
关键词:康德 实践转向 哥白尼式革命 先验哲学 思辨性格 物自身 
现象与物自身的“观法之切转”——在牟宗三与康德“之间”
《当代儒学》2023年第2期140-152,共13页杨虎 
虽然牟宗三对现象与物自身的疏解带有特定的哲学转进意识,但是并没有违背“物自身不可知”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在牟宗三还是康德语境中,“物自身”都并非特指超验理念或形而上本体,而可以指涉具体存在物;在此前提下,牟宗三使用“价值意...
关键词:现象 物自身 牟宗三 康德 观法之切转 
康德“批判哲学”走向美生本体论的思维进路被引量:2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27-35,共9页曾永成 
从“批判哲学”的整体考察康德美学的思维进路和最终形态,应坚守其以宇宙整体为视域的有机系统观的方法论。在其认识论、实践论和本体论中逐步推进的对现象和物自身之间关系的探究,就是其美学思维逐步推进和深化的过程。特别是实践中开...
关键词:康德 批判哲学 物自身 本体的人 美生本体论 
康德与元宇宙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27-33,共7页陈常燊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分析的西方哲学史研究”(项目号:19AZX013);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维特根斯坦与寂静主义研究”(项目号:21FZXB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康德对现象界/物自身的区分中隐藏着元宇宙的哲学奥秘。基于兰顿和查尔默斯对康德先验观念论的认知结构实在论(ESR)解读,现象界关乎事物的关系性质,物自身关乎事物的内在性质。这意味着,实在的关系性质或元宇宙的物理学结构是可知的,而...
关键词:物自身 元宇宙 元-宇宙 模拟假说 结构实在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