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式革命

作品数:63被引量:6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邓安庆甘锋陈常燊孟庆刚刘晓东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河南大学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实践转向”范式下康德哲学何为被引量: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56-65,169,共11页应奇 邓仕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历史变局与二十世纪中西实践理性观念之衍化研究”(22JJD720012)。
在近代自然科学革命和理性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康德提出了解决传统形而上学困难的先验哲学,并声称以此实现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当代哲学中的“实践转向”范式基于近代自然科学革命的“新方法”提出了对传统哲学的系统性改造,并...
关键词:康德 实践转向 哥白尼式革命 先验哲学 思辨性格 物自身 
传播领域“哥白尼式革命”的自媒体解析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23年第6期46-48,共3页李哲宇 肖婉辰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媒体兴起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体系的建构研究”(L22CKS008)的阶段性成果。
自媒体的兴起给传播领域带来了“哥白尼式革命”,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度的传播方式,使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主体,也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内涵有不同的向度,呈现的形式也更加丰富。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自媒体通过...
关键词:自媒体 内涵 形式 时代特质 异化态势 
主谓词关系的反转:康德“哥白尼式革命”新释
《武陵学刊》2023年第5期39-48,共10页彭志君 水丽蓉 
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评审委员会项目“康德社会思想研究”(XSP22YBC536)。
学界对康德“哥白尼式革命”的阐释侧重于从认识论和实践哲学两个层面进行,但这不足以反映出“哥白尼式革命”与纯粹理性的总课题之间的深刻关联,从而既未能真正意识到也尚未触及康德批评的此前的形而上学的根本缺陷。康德认为,此前形...
关键词:康德 “哥白尼式革命” 主词 谓词 
论剩余价值来源问题上的哥白尼式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1年第2期162-169,共8页李坤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明形态变革的哲学理念创新”(项目编号:18ZDA015)
剩余价值的来源领域问题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议题。马克思明确地指出,重农学派把关于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直接生产领域,这样就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奠定了基础。思考重农学派“转向”这一理论过程本身的论述,就是...
关键词:“剩余价值来源问题” 重商主义 重农学派 生产领域 流通领域 
人是自己的太阳--马克思关于人的自我理解的“哥白尼式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1年第1期146-156,共11页吴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德国古典历史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问题研究”(17BZX1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是哲学的奥秘,人的自我理解是哲学思辨的核心问题,哲学革命在其实质上就是关于人的自我理解的观念变革和思想更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实内涵就在于,他在人的自我理解问题上实现了"哥白尼式"的颠倒:人不应该围绕如"太阳"一般的上帝和...
关键词:人的自我理解 哥白尼式革命 太阳 上帝 资本 
康德“哥白尼式革命”的文艺复兴前史辨正——以卡西尔的论述为中心被引量:5
《哲学动态》2020年第12期89-97,共9页李华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近代西方哲学的德国神秘主义前史研究”(20SZYB08)的阶段性成果。
康德“哥白尼式革命”的实质并非将客观主义简单扭转为主观主义,而是使主体、客体都回到作为它们基础的先验结构上去。正如康德的自述所表明的,这一思路的先驱是文艺复兴科学观,后者在对抗亚里士多德主义目的论宇宙观的基础上,集群体之...
关键词:哥白尼式革命 文艺复兴 科学观 
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
《大视野》2020年第4期61-65,共5页周曦 
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2019年立项课题“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诊改工作运行机制研究”(1910659),主持人:周曦。
课堂是职业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职业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艺术是职业院校应当高扬的主旋律。本文立足职业院校课堂教学实际,拟从价值的角度,揭示课堂教学艺术之"蕴";从象征的角度,探求课堂教学艺术之"喻"...
关键词:职业院校 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实际 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 哥白尼式革命 主阵地 主渠道 
康德“哥白尼式革命”的存在论意蕴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28-35,共8页聂海杰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9FZXB095);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20185HQ005)。
从哲学的主题和问题域看,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内蕴着为传统西方哲学进行形而上学奠基的存在论向度。康德的这一奠基工作包括三个环节:将一般对象划分为自在之物和现象,对传统西方哲学的对象和领域进行存在论的勘察;追溯思维的主观条...
关键词: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存在论 哥白尼式革命 形而上学 
论康德“哥白尼式革命”及其对形而上学的意义
《才智》2020年第2期216-217,共2页武锡康 
康德"哥白尼式革命"作为其在哲学史上的伟大贡献,是理解和研究康德哲学的最佳切入点,也是进入康德哲学系统的最好途径。它是在理性权威扫地,理性与自由矛盾日益尖锐,形而上学陷入困境的复杂理论背景下发生的。这场革命不仅引起了认识论...
关键词:哥白尼式革命 形而上学 理性 自由 
默会视角下的历史学科活动探索——以“‘千年岳麓,不朽湘魂’探寻身边的近代史”活动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2019年第11期22-24,共3页王胜群 
“默会知识论”是由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思想家波兰尼(M.Planyi)于1958年提出,并被认为是认识论上的第三次“哥白尼式革命”。波兰尼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即“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
关键词:显性知识 物理化学家 默会知识论 波兰尼 哥白尼式革命 近代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