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词

作品数:1890被引量:5064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乐德广苏庆郑征王珊饶孟良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根句法》评述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5年第2期316-320,共5页唐玉柱 
在生成语法的理论框架中,句子基本结构[CP[TP[VP V...]]]中的VP是谓词论元层,TP是纯粹语法层,CP是话语语用层(Platzack 2001)。按照语言学的传统区分,有关话语言语行为的问题,基本是留给语用学去研究了。
关键词:生成语法 言语行为 语用学 语言学 谓词 句法 VP 语法层 
康德哲学两种区分模式中的两种逻辑谓词——兼评国内康德学界对两种逻辑谓词的三种理解
《天津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51-63,174,175,共15页舒远招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康德哲学中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难题及其解读模式研究”(项目号:22YBA023)的阶段性成果。
康德哲学中有两种不同意义的逻辑谓词:一是康德在《逻辑学》中所说的分析命题仅仅包含的“逻辑谓词”(如物体概念所包含的“广延”),它与综合命题包含的“规定”(如物体概念未包含的“重量”)之间的区别是事物的内在规定与外在规定之分...
关键词:逻辑谓词 实在谓词 规定 两种区分模式 分析命题 综合命题 
浏阳北乡赣方言称谓系统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5年第1期775-786,共12页周书琪 蒋湘平 
论文以浏阳北乡赣方言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等方法,从亲属及社会称谓词两方面全面记录了浏阳方言称谓系统。论文具体分析了浏阳方言称谓词的特殊前缀“老[lau213]”“细[si44]”及后缀“唧[tɕi0]”“崽[tsai0]”“子[tsɿ0]”的用法...
关键词:浏阳北乡 赣方言 亲属称谓词 社会称谓词 
汉语非常规动宾构式的转喻分析理据与推理
《外文研究》2024年第4期28-35,104,共9页王晓伟 
本文探讨汉语非常规动宾构式,其组构方式有三类,而转喻分析可以聚焦谓词或宾语。两类转喻中的宾语均具有非受事性语义特征,而谓词语义在动态性和具化程度上有差异。宾语转喻的理据在于名词的框架静态语义特征,谓词转喻的理据在于动词的...
关键词:动宾构式 谓词转喻 层级性 相邻性 认知参照点 语境 
分析《蒙古秘史》中的称谓词“de’U”(迭兀)的语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2024年第4期48-52,共5页于权 布仁巴图 
旁格论元引发的谓词语义句法变化——以上古汉语名源谓词的“去综合性”为例
《古汉语研究》2024年第4期38-48,126,127,共13页李泽栋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语义——语用接口视角下上古汉语功能词的逻辑语义及相关问题研究”(23CYY017)。
上古汉语名源谓词“门、城、堑”等有联系处所旁格论元和客体核心论元两种论元配置方式。这类谓词作为综合性谓词,出现于旁格论元可作处所和客体两解的结构式,经过“去综合性”的重新分析,失去词义结构内的影子论元,处所旁格论元提升为...
关键词:旁格论元 名源谓词 综合性 去综合性 
基于隐喻、转喻机制的亲属称谓词指称事物和现象研究
《辞书研究》2024年第6期55-65,共11页高家瑞 王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辞书编纂用大型多功能语料库建设与研究(项目编号23&ZD314)阶段性成果。
现代汉语中有部分亲属称谓词,除了用于亲属间的称呼和泛化后指称非亲属关系的某类人以外,还基于隐喻或转喻机制产生了指称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用法,如“婆婆”已有的隐喻用法和近年来“大哥”“小弟”产生的隐喻用法、“大姨妈”“姨妈”...
关键词:亲属称谓词 隐喻义 转喻义 释义 
梧州水上人家的亲属称谓词研究
《梧州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54-62,共9页程敏敏 
2021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1FYY009);2020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FMZ033);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桂教科研(2024)3号]。
亲属称谓是反映社会关系和家族观念的重要载体,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梧州水上人家的语言属于粤语广府片,特殊的生活环境赋予了他们在语言上的独特性。该文通过对梧州水上人家亲属称谓词的构词方式、称谓特点、意义变化以及与汉语共同...
关键词:水上人家 亲属称谓词 粤语 梧州 
徐州睢宁方言亲属称谓词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11期259-264,共6页沙雪宁 
睢宁方言属于江淮官话向中原官话过渡区,近年来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本研究通过问卷对睢宁地区的亲属称谓词进行调查,发现睢宁亲属称谓词仍保留着地方特色,即混用现象显著,在语音上以单音节为主,多为单纯词,与周边地区联系密切,但也...
关键词:睢宁方言 亲属称谓词 混用现象 
出土汉简书信所见贱称研究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11期95-98,共4页汪梅枝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出土秦汉简帛谦敬语研究与语料库建设”(23CYYJ05);聊城大学社科处文科科研项目“基于社会语言学的秦汉简帛书信谦敬语研究”(321021805)。
贱称是书信中独具特色的称谓词,相比其他称谓词更能显示致信人的谦卑和对受信人的恭敬态度。出土汉简书信中保留了一些秦汉时期的常用称谓,同时出现了一些后世较少使用的贱称,如“贱弟”“小姓”“使前”,这反映了出土材料语言的特殊性...
关键词:汉简 书信 称谓词 贱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