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命题

作品数:128被引量:4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任丑程仲棠胡军周北海龙小平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康德哲学两种区分模式中的两种逻辑谓词——兼评国内康德学界对两种逻辑谓词的三种理解
《天津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51-63,174,175,共15页舒远招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康德哲学中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难题及其解读模式研究”(项目号:22YBA023)的阶段性成果。
康德哲学中有两种不同意义的逻辑谓词:一是康德在《逻辑学》中所说的分析命题仅仅包含的“逻辑谓词”(如物体概念所包含的“广延”),它与综合命题包含的“规定”(如物体概念未包含的“重量”)之间的区别是事物的内在规定与外在规定之分...
关键词:逻辑谓词 实在谓词 规定 两种区分模式 分析命题 综合命题 
“自制汽水”实验以及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学生天地(初中版)》2024年第10期28-29,共2页吴正帅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中考化学有关溶液知识的命题不再涉及有关溶解度的复杂计算,而是充分结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结晶以及容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进行综合命题。
关键词:不饱和溶液 新课改 考查形式 中考化学 溶质质量分数 中考试题 综合命题 充分结合 
素养导向 评教一体——高中信息技术模块综合命题策略研究
《浙江考试》2024年第4期29-33,共5页季雁 
浙江省教育考试和评估“十四五”行动计划专项课题“高中信息技术考试内容及命题技术改进研究”(ZJEEA14546)的研究成果。
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及《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实现评价目标与素养目标的内在统一,通过对浙江省信息技术高考选考试题的剖析,提炼了“追求理解的知识型命题”“多维视角的变式类命题”“聚焦过程的项目化命题”等多模...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考选考 命题策略 
从数学命题的区分看实践认识论的具体运用与内涵拓展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2年第6期58-64,共7页李玉琳 成良斌 
教育部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的思想政治性提升研究”(21JDSZK048);湖北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体系研究”(2020060);湖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21ZDMY08)
康德认为数学命题是借助纯直观的先天综合命题,依托先天认知结构和先验逻辑,致力于重建科学的形而上学;艾耶尔认为数学命题是重言式的分析命题,预设公理和形式逻辑,坚决拒斥形而上学。康德和艾耶尔的理论分歧主要表现在认知基础、逻辑...
关键词:数学命题 综合命题 分析命题 实践认识论 内涵拓展 
必然同一理论视角下的分析与综合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0-16,共7页郝喜娇 刘叶涛 
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克里普克因果指称理论的认识论研究”(2020YJSS191)。
克里普克基于认识论、形而上学和语言哲学三个领域的划分提出必然同一理论,给出了一个陈述表征何种事态的合理途径,但克里普克并未始终贯彻三个领域的划分,依据必然同一理论重新界定分析陈述和综合陈述表征何种事态,反而径直接受了分析...
关键词:分析命题 综合命题 实体-实体关联 逻辑必然事态 
聚焦空气与氧气
《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中考版)》2022年第9期23-24,共2页吴正帅 马亚萍 
空气与氧气是义务教育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也是初中毕业考试考查的重点内容.今天,让我们一起直面有关空气与氧气的各个命题点.命题点1:空气的主要成分及用途这一命题点多采用以下两种命题形式.一是单考点命题,在选择题中考查氮气和氧气...
关键词:核心知识 义务教育 命题形式 填空题 简答题 选择题 化学学科 综合命题 
简易逻辑易错题归类剖析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2021年第21期27-27,共1页孙英环 
因为简易逻辑知识可以和各个章节综合命题.所以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会岀现各种状况,本文结合同学们在简易逻辑中易出错的问题进行归类剖析.希望助力同学们提高辨别能力、解题速度及正确率。易错点一、命题的否定概念不清。
关键词:简易逻辑 易错题 易错点 解题过程 辨别能力 综合命题 命题的否定 解题速度 
实在谓词一定是综合命题的谓词吗?——就Sein论题中实在谓词的理解与胡好商榷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1年第2期24-25,共2页舒远招 
胡好所说的“实在谓词难题”与“Sein不是实在谓词”论题相关。撇开其系词含义,Sein(存在)等同于Dasein(存有)或Existenz(实存),因而“Sein不是实在谓词”可以被理解为“存在(=存有或实存)不是实在谓词”。胡好据此提出“实在谓词难题”...
关键词:谓词 实存 自相矛盾 实在 论题 
实在谓词一定是综合命题的谓词吗?--就Sein论题中实在谓词的理解与胡好商榷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21年第2期67-77,共11页舒远招 
“Sein显然不是实在的谓词”,是康德反驳本体论证明的著名论题。在《康德哲学中实在谓词难题的解决》一文中,胡好为了解决他所说的“实在谓词难题”,即“实在谓词不是实在谓词”的表面冲突,把该论题解读为“主观综合的现实谓词”不是“...
关键词:本体论证明 Sein论题 实在谓词 分析命题的谓词 
实在谓词一定是综合命题的谓词吗?——就Sein论题中实在谓词的理解与胡好商榷被引量:5
《现代哲学》2020年第4期77-87,共11页舒远招 
"Sein显然不是实在的谓词",是康德反驳本体论证明的著名论题。在《康德哲学中实在谓词难题的解决》一文中,胡好为了解决他所说的"实在谓词难题",即"实在谓词不是实在谓词"的表面冲突,把该论题解读为"主观综合的现实谓词"不是"客观综合...
关键词:本体论证明 Sein论题 实在谓词 分析命题的谓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