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消化科,榆林719000
出 处:《陕西医学杂志》2010年第7期820-821,共2页Shaanx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症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分析30例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病理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其中6例采用抑酸、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4例采用内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APC)根治性治疗。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痛、咽喉部症状,内镜下表现为呈玫瑰-橙红色天鹅绒样斑块,酷似胃粘膜,与周围的灰白色正常食管粘膜的界限清晰。病理检查显示病变由含有主细胞和壁细胞为主的胃上皮组织组成。氩离子凝固术(APC)根治性治疗治愈率91.67%。结论: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症是一种先天性胚胎残余病变,临床表现为胃粘膜酸分泌而产生的症状,诊断主要依据内镜下特征性表现的酷似胃粘膜的玫瑰-橙红色天鹅绒样斑块,病理活检显示病变由含有主细胞和壁细胞为主的胃上皮组织组成。治疗采用内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APC)根治性治疗疗效较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