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文达[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出 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79-84,共6页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摘 要:电影制作技术的创新是通过影像来实现的,而影像的基本特性是对人肉眼功能的超越,也即对人的感知能力的超越,在这一过程中,人被重新塑造了,具有"生命力"的机器之眼,即第四人称单数是机器意识体现,人的"第三只眼睛",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电影意识"人类的感知能力跨越式地提升到新时代。基于影像内在性生成的根本特性,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电影影像的哲学与美学含义,才能真正理解数字影片、3D影片在电影史上历史性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