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艳红[1,2] 周卫健[2] 刘钊[2] 陈清敏[2] 于学峰[2] 刘潇敏[1]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 [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5
出 处:《科学通报》2010年第20期2018-2025,共8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02004);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经费和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0801)资助项目
摘 要:为了认识和明确五环三萜类的降解产物——脱-A-三萜烯的气候及生态响应,应用GC-MS技术对东北长白山哈尼泥炭样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泥炭中存在丰富的脂肪族脱-A-三萜烯化合物.高的总脱-A-三萜烯量主要出现于全新世时段,对应低的沉积速率,其积累机制与以往研究并不完全一致,提出生物群落构成类型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总脱-A-三萜烯量在整个序列中显著的阶段性变化主要是对不同生物(微生物和植物)过程及其作用响应的体现,可能指示了16000calaBP沼泽环境中生物群落和功能结构至少发生了4次显著的演替.在约10200,8700,7700,6600,4480~3940以及3040calaBP左右,低的总脱-A-三萜烯揭示出全新世沼泽发育的大环境下,微生境发生了千年尺度上的多次波动.脱-A-三萜二烯与脱-A-三萜一烯(DT/MT)、脱-A-羽扇烷与脱-A-三萜一烯和脱-A-三萜二烯之比[DL/(MT+DT)]及单个化合物之间的比值与总脱-A-三萜烯含量变化相反,即在末次冰消期和晚全新世晚期较高,其他时期变化稳定且低,显示了各化合物对微生境变化及微生物活动的响应不一致.该研究从微生物这一视角探讨了沼泽环境发育的物种群落的多样性演变及生物功能组成对微生境的响应,不仅为以往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补充材料,而且也为该系列化合物今后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信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19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