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峰

作品数:22被引量:23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全新世泥炭古气候青藏高原东部泥炭记录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通报》《地球环境学报》《地理科学》《沉积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陕西红碱淖湖泊表层底泥磷形态研究
《地球环境学报》2024年第1期164-172,共9页刘晓清 刘昱含 刘钊 于学峰 
水质较好湖泊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专项。
磷是一种重要的生命必需元素,其与氮都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元素。红碱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在区域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十分显著。采用连续提取法对陕西红碱淖湖泊表层沉积物磷形态进行分析,得到弱吸附态磷(NH4Cl-P)、铁锰螯合态...
关键词:红碱淖 表层底泥 磷形态 释放风险 
亚洲风尘:来自何方、飘向何处?被引量:2
《地球环境学报》2020年第3期335-342,共8页刘海娇 于学峰 孙有斌 
亚洲风尘对东亚乃至北半球环境影响巨大,它来自何方、飘向何处?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近20年来,中外学者围绕着中国北方风尘沉积,利用多种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指标,开展了一系列的风尘溯源研究,获得了关于亚洲风尘源汇变化及其影响...
关键词:亚洲风尘 物源示踪 源汇变化 
土壤生态系统微生物多样性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1
《地球与环境》2018年第2期204-209,共6页陈慧清 李晓晨 于学峰 马瑜 柯杨 朱海云 薛静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LQG1614);陕西省科学院优秀青年科研项目暨青年联合创新项目(2016k-2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主要研究土壤环境中微生物种群的类别、丰度、分布、结构变化及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多样性,是土壤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主体部分。19世纪末,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应用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解析。至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以磷...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 土壤生态系统 微生物群落 研究进展 
红碱淖湖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3
《地球环境学报》2016年第2期173-182,共10页于学峰 刘晓清 王亚萍 
环境保护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部署课题~~
为掌握红碱淖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生态风险,我们对红碱淖表层沉积物开展了重金属分析,采用元素富集因子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湖心样品的重金属元素丰度比湖岸样品略高;(2)红碱淖各采样点...
关键词:红碱淖 重金属 元素富集因子法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长江、黄河流域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对比研究被引量:5
《地球环境学报》2013年第5期1427-1436,共10页周晓龙 于学峰 
本文通过调研长江、黄河流域全新世古洪水研究相关文献,开展了两大流域全新世古洪水发生频次空间对比研究。现有资料表明,两大流域全新世古洪水在6000 a BP以前发生较少;6000-4000 a BP古洪水频次上升,在4000 a BP、3000 a BP前后均出...
关键词:古洪水 全新世 长江 黄河流域 
全球能源消费释热对全球增温的直接效应Ⅱ:区域差异及趋势
《地球环境学报》2013年第4期1379-1383,共5页于学峰 曾奕 
从人均和国别责任的角度,探讨了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地区不均衡性及其对全球变暖的贡献。在理想状态下,分两种发展情景对未来世界能源消费量进行了预估。计算了未来不同情境下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的热值与功率,并与引起地表气候变化的太...
关键词:一次能源消费 全球变暖 人均责任 区域差异 
全球能源消费释热对全球增温的直接效应Ⅰ:热值与功率
《地球环境学报》2013年第1期1236-1242,共7页于学峰 曾奕 
太阳是地球表层环境的主要能量来源,大量地质记录表明太阳辐射量变化引起地球环境的剧烈变化。人类能源消费是将地质历史时期储存的能量在较短时间内以热能形式释放出来,其实质相当于额外增加了太阳辐射量。本文以太阳辐射变化为纽带,...
关键词:一次能源消费 全球变暖 热辐射量 贮水池效应 
城市地下水溶解无机碳^(14)C测年研究——以西安市地铁1号线为例被引量:1
《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2期314-316,共3页王浩 程鹏 王周锋 于学峰 
国家"973"计划(编号:2010CB8334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CHD2009JC103);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编号:SKLLQG0816)
地下水测年是研究地下水更新、利用等过程的重要示踪技术。以西安市地铁1号线为例,介绍了地下水溶解无机碳(DIC)14C测年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并使用加速器质谱法进行测试。采用Vogel统计学校正方法对数据进行校正,7个地下水DIC-14C年龄数...
关键词:地下水 DIC-14C 年龄 CO2提取 补给来源 
太阳驱动地球环境变化研究进展被引量:2
《自然杂志》2012年第3期154-154,155,156,160,共4页刘钊 于学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2100;410230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833405)
太阳是地球表层系统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球表层环境变化记录中含有太阳辐射变化或太阳活动的印记,实际观测的太阳辐射变化却被认为不足以引起地球气候系统的剧烈变化,不同学者发展了多种物理模型来解释太阳驱动地球环境变化的机制。本...
关键词:太阳活动 太阳辐射 气候系统 放大机制 
基于ImageJ评价泥炭岩心存储对色相与彩度的影响被引量:1
《地球环境学报》2012年第1期721-728,共8页于学峰 郑艳红 刘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2100);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部署课题(LQ0703)
利用ImageJ软件对2008年在红原泥炭地开展钻探时的泥炭岩心照片和2009年分样时的岩心照片进行表面色彩分析。对比分析发现,存储以前和存储以后泥炭岩心的表面色彩发生改变,表现在样品存储后基于RGB色彩体系的三元色值和灰度值均有降低(...
关键词:泥炭钻孔 IMAGEJ 表面色相与彩度 光学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