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戴晓宇[1,2] 李克强[1,2] 乐东海[1,2] 毛联钢[1,2] 冯伟云[1,2]
机构地区:[1]宁波市第二医院,浙江宁波315010 [2]宁波市肿瘤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010
出 处:《现代实用医学》2010年第6期659-660,F0003,共3页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基 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Y206897
摘 要:目的构建含大肠杆菌的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ePNP)DNA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观察ePNP基因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表达。方法用PCR法获得ePNP亚克隆,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DsRed-ePNP,鉴定测序。脂质体法将逆转录病毒载体pDsRed-ePNP转染AmphoPackTM-293包装细胞,获得高滴度病毒并感染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红色荧光蛋白(RFP)的表达。RT-PCR法检测ePNPmRNA的表达。ATP-生物荧光体外检测实验(ATP-TCA法)检测不同浓度Fludarabine对HepG2、HepG2/pDsRed和HepG2/ePNP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克隆的ePNP基因与文献报道一致,成功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DsRed-ePNP。病毒包装后滴度为5E+4TU/mL。表达RFP的HepG2/ePNP阳性细胞率为97.1%。HepG2/ePNP细胞稳定表达ePNP。低浓度Fludarabine对HepG2/ePNP细胞毒效应明显。结论成功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DsRed-ePNP,并且获得稳定表达ePNP基因的HepG2/ePNP人肝癌细胞株。
关 键 词:肝肿瘤 人肝癌细胞株HEPG2 自杀基因 逆转录病毒载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