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基因

作品数:846被引量:129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宗海杜标炎谭宇蕙马道新吴映雅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调Cx43蛋白表达增强自杀基因治疗鼻咽癌的旁观者效应
《吉林医学》2024年第11期2609-2612,共4页曾友根 夏胜岚 张燕红 李宝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GJJ2201613];江西省卫健委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KJP220229759]。
目的:研究上调Cx43基因蛋白表达增强自杀基因治疗鼻咽癌的旁观者效应。方法:构建带Cx43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鼻咽癌细胞CNE-2和CNE-2/tk,实验分组:Cx43未转染组:不同比例鼻咽癌CNE-2细胞与CNE-2tk细胞混合,Cx43转染组:不同比例鼻咽癌CNE-...
关键词:Cx43基因蛋白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旁观者效应 鼻咽癌 
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介导自杀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2年第5期374-377,共4页吴桐 黄驰 杜兆林 姚懿染 刘治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01712)。
恶性肿瘤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自杀基因疗法为各种类型的恶性肿瘤提供了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手段。超声靶向微泡破坏(UTMD)技术为自杀基因的传递赋予了新的方式。本文就UTMD技术介导的自杀基因转染在恶...
关键词: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 微泡载体 自杀基因 恶性肿瘤 
高建青教授团队构建氧化铁纳米粒增强的干细胞载体系统实现脑胶质瘤的高效靶向自杀基因治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年第5期632-632,共1页
2021年7月13日,《治疗诊断学》(加ewnosMe)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药学院高建青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promote Cx43-overexpress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r efficient suicide gene therapy during glio...
关键词:自杀基因治疗 脑胶质瘤 CX43 载体系统 GLIOMA 诊断学 团队构建 干细胞 
Affibody靶向载自杀基因脂质纳米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特性的实验研究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1年第9期669-673,共5页张月 周厚妊 罗语岑 辛莹 黄驰 刘治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801712)。
目的:制备一种包裹自杀基因和液态氟碳并具有Affibody靶向以及核定位效应的脂质纳米超声造影剂(UCAs),研究其基本特性及超声显影效果。方法:以前期课题组构建的含二硫键的聚氨基胺类聚合物CHL-CBA为核定位载体,构建基因载体复合物,采用...
关键词:造影剂 基因 转基因 自杀 
六味地黄丸增效小鼠黑色素瘤HSV-tk/GCV自杀基因疗法的免疫机制被引量:5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年第8期1120-1128,共9页张文静 赵婷秀 王惠琪 易华 占玉娟 张文博 陈佳薇 王坤 杜标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3146);广州中医药大学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10572002、S202010572101、202010572265)。
目的明确六味地黄丸是否增强单纯疱疹病毒核苷激酶/更昔洛韦(HSV-tk/GCV)自杀基因疗法对小鼠黑色素瘤的免疫杀伤效果,并对其相关机制进行探索。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实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六味地黄丸对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水平及...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 黑色素瘤 缝隙连接通讯功能 自杀基因 树突状细胞 小鼠 
自杀基因作为一种“安全性开关”控制CAR-T细胞毒性的临床前研究被引量:2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21年第3期225-231,共7页张慧慧 孔群芳 吕晓菲 李想 孙玉桃 谭毅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No.2016ZDJS07B05)。
目的:探讨小分子化学诱导药AP1903能否在体内外终止过表达iCasp9自杀基因的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CD19CAR-T)细胞毒性功能。方法:构建过表达iCasp9的CD19CAR-T(iCasp9-CD19CAR-T)细胞并和AP1903共孵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
关键词: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 CD19 安全性开关 诱导性自杀基因caspase9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脱靶效应 K562细胞 
低强度超声介导的载双自杀基因纳泡对膀胱癌小鼠模型的治疗研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0年第11期1540-1544,共5页胡聪 江德鹏 卢茂青 杨旭 张荣贵 
重庆市科委资助项目(编号:cstc2015jcyjA10030);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重点资助项目(编号:2012-1-037);重庆市渝中区科技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30117)。
目的:制备载胞苷脱氨酶-胸腺嘧啶激酶(colicytocinedeaminase-thymidinekinase,CD-TK)双自杀基因纳泡,用于治疗膀胱癌小鼠。方法:采用薄层法制备载CD-TK双自杀基因纳泡,合成CD-TK双自杀基因阳离子纳泡,光镜观察纳泡的形态,马尔文粒径仪...
关键词:超声 纳泡 CD-TK 膀胱癌 
癌症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医学信息》2020年第3期1-5,共5页杨柳 黄长江 王名雪 
癌症的基因治疗是利用载体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转入病患体内,以沉默致病基因、修改突变基因、抑制癌细胞生长、提高癌症药敏性等手段治疗癌症患者。本文对目前癌症基因治疗最常用的五种技术,即自杀基因疗法、基因沉默疗法、抑癌基...
关键词:基因治疗 癌症 自杀基因 基因沉默 抑癌基因 免疫疗法 抗血管生成 
载自杀基因的叶酸靶向肝癌相变纳米粒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2
《肿瘤》2020年第1期1-8,19,共9页鲁敏 曾燕 郝兰 李璇 李崇雁 
重庆市卫生局重点项目(编号:20131021).
目的:制备载有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Ⅰ,HSV1)-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自杀基因和全氟戊烷(per uoropentane,PFP)的叶酸(folic acid,FA)靶向聚乳酸-乙醇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相变纳米粒...
关键词: 肝细胞 基因 转基因 自杀 胸苷激酶 叶酸 纳米球 
Dm-dNK与吉西他滨联用对乳腺癌原代细胞杀伤的作用
《解剖科学进展》2019年第6期658-661,665,共5页侯俊佳 谷明 王硕 郑新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2920)
目的探讨复制型腺病毒SG500介导的果蝇多底物脱氧核苷激酶(Drosophila melanogaster deoxyribonucleoside kinase,Dm-dNK)自杀基因与吉西他滨(gemcitabine,DFDC)联合应用对胶滴中3D培养的乳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通过肿瘤细胞的3...
关键词:乳腺癌 Dm-dNK GEMCITABINE 自杀基因 基因治疗 腺病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