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 处:《管理世界》2009年第B12期90-103,共14页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基 金:本研究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联合会、清华大学“中国式企业管理科学基础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DRC-CEC-THU0503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能力的成长路径研究(06JJD630011).
摘 要:本文基于企业的资源观理论,考察了新兴转轨的中国市场的企业发展。与其它经济体一样,中国市场的企业同时在产品市场和战略要素(亦即竞争能力)这两个市场竞争:产品市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战略要素市场为企业的发展准备了能力。由于中国采取的渐进的市场化和逐步开放的发展路径,中国产品市场是动态发展的,表现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而中国市场上与企业经营相关的职能性要素是渐次发展的,遵循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产品开发-技术研究的次序。在这两个市场的共同演进条件下,企业在某一时点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同时具有一般竞争要素和关键竞争要素。一旦产品市场的发展阶段发生变化,市场的竞争焦点也会发生变化,产业中能带来竞争优势的关键竞争要素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企业能否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取决于其是否能够根据战略要素市场的发展实际,动态地选择发展和升级自身的能力组合,以适应产品市场竞争的变化。本文还据此总结了中国市场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三种典型路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