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陆晓华[1] 张根葆[2] 杨会杰[2] 张受涛 周志泳[2] 文尚武[4] 丁敏[4] 汤文天[4]
机构地区:[1]皖南医学院机能实验中心,安徽芜湖241002 [2]皖南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安徽芜湖241002 [3]泰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泰州225300 [4]皖南医学院学生科研兴趣小组,安徽芜湖241002
出 处:《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第8期1643-164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athophysi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900243);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KJ2007B022)
摘 要:目的:观察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PCA)对家兔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健康青紫蓝家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IC组、PCA干预组(n=8),采用耳缘静脉注射兔脑粉浸液建立DIC模型,检测各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IC组PT、APTT延长的百分率、TT缩短的百分率、Fbg、PLT显著升高(P<0.01);PCA干预组PT、APTT延长的百分率,TT缩短的百分率与Fbg、PLT降低的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蝮蛇毒PCA对家兔实验性DIC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CA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2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