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进才[1]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文学院
出 处:《理论与创作》2010年第4期9-13,共5页Criticism and Cre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语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批准号为07FZW0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一向具有“历史癖”的胡适,在其《白话文学史》中试图为五四以来的白话文学探寻一个可靠而深远的历史渊源。可陪,他的《白话文学史》只写了半部,做到了宋代就从此搁笔,关于明清一代的论述,后人已无缘领略。但从他1922年3月为《申报》50周年纪念刊写作的长文《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观之,胡适对187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变迁有个大致描述——严复、林纾的翻译,梁启超的“新文体”,章士钊欧化色彩的政论文以及北方的评话小说和南方的讽刺小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