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炳兰[1]
机构地区:[1]南阳师范学院德育教研室,河南南阳473061
出 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252-254,共3页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在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是否具有科学精神,是决定其能否成为新型人才和推动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但大学生的网络过度依附致使"求真求知"缺乏自觉,网络的程式化操作导致大学生创新性思维钝化,网络迷信崇拜致使大学生理性批判意识缺失,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致使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削弱,网络信息芜杂致使部分大学生精神麻木、追求低俗。所以,高校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运用网络技术的理念;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品格;加强大学生的团结协作教育;搭建网络技术平台,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