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成洲[1,2]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2]挪威奥斯陆大学
出 处:《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132-143,共12页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基 金:美国布朗大学Cogut人文中心"杰出访问学者"的资助;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跨文化戏剧:西方戏剧在中国的改编和演出研究"(艺术学;项目批准号:09YJA760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表演性理论可以追溯到奥斯汀以讨论施事行为为核心的言语行为理论,而德里达以"引用性"和"重复性"等概念为主的解构批评为表演性奠定了理论基础。真正使得表演性成为人文社会科学流行话语的,是朱迪斯·巴特勒和她的性别研究。一方面,施事行为和表演性的论述,尤其是德里达的有关观点,是巴特勒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源泉;另一方面,巴特勒第一次以身体、性别为基础建构了一种新的表演性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对后女性主义、酷儿研究、表演研究、文化和政治批评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也遭到了一些批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