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年第8期588-590,共3页Journal of China Clinic Medical Imaging
摘 要:目的: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影像表现,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GIST 5例和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神经鞘瘤、多形性横纹肌肉瘤、肠系膜上动脉瘤各1例的影像学资料。结果:5例EGIST中,分别起源于直肠外、肠系膜、腹腔网膜;4例表现为类圆形;大小为4.8~13.2cm,平均8.3cm×5.6cm;4例病灶内有微小囊变区;3例病灶内有大片瘢痕状坏死区;病灶内发生出血、溃疡、钙化各1例;2例有腹腔转移结节;CT及MRI增强均有明显强化,病灶内可见增粗增多的肿瘤血管。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神经鞘瘤、多形性横纹肌肉瘤均位于腹膜后,肠系膜上动脉瘤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大小为4.9~13.0cm,平均8.9cm×7.5cm;病灶内可有低密度坏死区、斑点状钙化,增强后实质部分有明显强化,动脉瘤强化程度接近腹主动脉。结论:EGIST与腹膜后常见肿瘤的影像表现有一定差异,仔细分析其影像特征可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