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定《反就业歧视法》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2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雄[1] 刘山川 

机构地区:[1]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2]重庆坤源律师事务所

出  处:《清华法学》2010年第5期24-37,共14页Tsinghua University Law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A级)"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研究"(批准号:05&ZD029);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城乡统筹就业新机制研究"(批准号:KJ090107);西南政法大学校级重点科研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批准号:09XZ-ZD-1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面临日益严重的就业歧视问题,无论是我国的决策层还是学界,其主流观点几乎都认可这一事实:我国已经具备制定一部统一的《反就业歧视法》的最佳时机。《反就业歧视法》(专家建议稿)的出台是我国反就业歧视事业的一项重要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把反就业歧视领域中许多深层次问题推到了我们面前:《反就业歧视法》的立法目的仅仅是保障平等就业权吗?《反就业歧视法》的适用范围是否包含事业单位劳动者和国家公务员?我国应采取一个什么样的就业歧视定义模式?我国应如何设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我国反就业歧视的司法救济机制应如何设计?我国应如何建构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制度?上述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反就业歧视法》设计者们必须认真对待的新课题。

关 键 词:就业歧视 立法目的 适用范围 反就业歧视专门机构 司法救济机制 

分 类 号:D922.5[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