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流水”意象的文学意蕴及形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渠红岩[1]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讲师210044

出  处:《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181-184,共4页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花卉题材文学与花卉审美文化研究"(06JSBZW006)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文学角度看,"桃花流水"意象的形成有一个从物候现象向文学意象转变的过程。"桃花盛开"和"雨水增多"在物候上的共时性使"桃花"和"水"建立了天然联系。水又常以流水意象的形式表现出来。魏晋南北朝时期,"桃花流水"作为一个固定表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成为一个文学意象。随着文学和文化的发展,这一表述逐渐成为一种经典语境,并衍生出如春景的象征、仙境的象征、超脱境界的象征、青春易逝和人生失意的感伤等多种内涵和意蕴。

关 键 词:桃花 流水 物候 转变 文学意象 意蕴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