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华洪[1] 陈哲[2] 袁训来[2] 肖书海 蔡耀平[1]
机构地区:[1]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3]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Blacksburg,Virginia 24061,USA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第9期1105-1114,共10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6CB806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72021);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及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资助
摘 要:高家山生物群中的瓶状化石主要赋存在陕西宁强伊迪卡拉系灯影组高家山段黄褐色粉砂质碎屑岩和灰色含砂泥质灰岩中;其中,粉砂质碎屑岩中的化石丰度较高,并可见群体聚集(可达20-30个/10cm^2),但未见连体囊壳.化石保存比较完好,具有完美的三维立体形态,可以用超声波仪振荡分离,完整地从围岩中剥离出来,目前完整分离出的化石有近千枚.显微镜下瓶状化石存在两类不同的化石保存方式:第一类化石具有白色壳壁,多未见明显变形,成分判断为碳酸钙.能谱分析显示其成分为CaO,扫描电镜和薄片揭示其结构具有多层式特点.另一类化石具有油脂光泽、色泽较深的外壳,显微镜下判断为硅质外壳.该类化石普遍有压扁现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测试后证实,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化石体壳壁多由硅质次生交代;壳壁多不规则,有时有明显分层及大小近乎一致的空洞,推测为原始胶结颗粒遭受次生溶蚀后所致,而瓶状化石腔内多为碳酸盐岩充填.两类不同成分、不同结构的化石类型可能分别对应着钙质和胶结类型的有孔虫,这可能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有孔虫化石.
分 类 号:Q915[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