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孔虫

作品数:749被引量:2250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铁刚翦知湣向荣万晓樵李保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鄂西沿渡河剖面二叠纪有孔虫化石面貌及其对Guadalupian末期生物灭绝事件的响应
《微体古生物学报(中英文)》2024年第4期332-356,共25页李梦凡 黄云飞 田力 吴奎 黄子航 杜漫越 王延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3YFF0804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155201、42202341);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BL22103)共同资助。
鄂西沿渡河剖面发育连续的乌拉尔统空谷阶至乐平统长兴阶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是探讨该时期有孔虫动物群演化的良好区域。通过对该剖面梁山组至吴家坪组进行系统采样和切片观察研究,共获得2271枚有孔虫化石,鉴定得到37属76种,包含非䗴有孔...
关键词:有孔虫 䗴类 中-晚二叠世生物灭绝 end-Guadalupian生物灭绝 二叠纪 
“生命效应”对礁区大型底栖有孔虫壳体碳氧同位素的影响
《地球科学进展》2024年第12期1262-1271,共10页李玫 黄晓婷 吴司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402007);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4GXNSFBA010231)资助。
深海底栖有孔虫碳氧同位素在古环境研究中应用广泛,然而,在浅海珊瑚礁区,大型底栖有孔虫为主要沉积物,其壳体的碳氧同位素值影响因素众多,尤其受到“生命效应”的影响,这限制了其在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由此,系统梳理了导致大型底栖有...
关键词:大型底栖有孔虫 碳氧同位素 生命效应 
130 ka以来底栖有孔虫δ^(13)C揭示海洋环流的变化
《地球环境学报》2024年第6期833-846,共14页杨孟菲 孙雅晨 马小林 
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LSKJ202203300)。
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δ^(13)C)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碳循环和大洋深部环流的重要指标。通过汇编42条过去130 ka以来底栖有孔虫的δ^(13)C记录,建立全球大洋深部以及不同水团包括北大西洋深层水(NADW)和太平洋深层水(PDW)的δ^(13)C_(stac...
关键词:碳循环 海洋环流 北大西洋深层水 末次盛冰期 
湛江湾-雷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海洋地质前沿》2024年第11期46-56,共11页李路路 鲍宽乐 张家强 张德程 任开文 代友旭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雷州半岛东部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DD20208011),“胶东北部海岸带与岛礁综合地质调查”(DD20220990)。
于2020年6月对湛江湾-雷州湾海域89个站位表层沉积物进行底栖有孔虫采样分析,共识别出52属103种,其中,玻璃质壳37属64种,胶结壳10属13种,瓷质壳5属26种。底栖有孔虫分布表现为湾内低、湾外高,由湾内向湾外增加的特点。对底栖有孔虫进行...
关键词:湛江湾-雷州湾 表层沉积物 底栖有孔虫 因子分析 海洋环境 
柳州碰冲“金钉子”
《南方自然资源》2024年第11期54-56,共3页覃森萍 
在认识了广西的第一枚“金钉子”之后,今天我们将带你继续探索广西的第二枚“金钉子”——柳州碰冲“金钉子”。碰冲剖面位于广西柳州市柳北区长塘镇梳庄村的碰冲屯,出露一套含有丰富海相生物碎屑、厚度不等的暗灰色灰岩夹薄至中层黑色...
关键词:金钉子 钙质页岩 维宪阶 生物碎屑 柳州市柳北区 有孔虫 石炭系 露头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学科前沿课的教学思考--以有孔虫-古大洋环境重建的重要标志课程为例
《高教学刊》2024年第28期34-37,共4页丁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2年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项目“基于‘数字海洋’的海洋调查技术与方法教学模式研究”(JG202229)。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国际化的视野、很强的创新能力的海洋科学专业高层次后备人才。为此,我们为海洋科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学科前沿课有孔虫-古大洋环境重建的重要标志。该课程以引导、自主学习、讨论和实验...
关键词:海洋科学 学科前沿课 有孔虫 古环境指标 教学思考 
黄海西南部海门潮间带有孔虫Ammonia分子系统学研究初探
《微体古生物学报(中英文)》2024年第3期258-267,共10页李云舒 张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607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华东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
提要研究对采自于黄海西南部海门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的底栖有孔虫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研究尝试。通过对底栖有孔虫的实验培养与形态观察,对群落中含量最高的Ammonia spp.,根据其壳体形态特征挑选六个典型类型、21个个体进行了分析。通过DN...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 AMMONIA 分子系统学 SSU rDNA 潮间带 黄海 
长岛第四纪黄土中的有孔虫化石分布特征及指示意义
《微体古生物学报(中英文)》2024年第3期268-277,共10页仇晓华 王奎峰 王兆忠 常凤鸣 王圣雯 陈海涛 孙思涵 
山东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鲁勘字(2022)8号];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LSKJ202204903);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LQJ2114);山东省政府公派出国留学项目(201902006);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基金(2021COSIMQ006);山东省地矿局科研基金(2021DW05);山东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鲁勘字(2023)9号]共同资助。
提要通过对取自长岛4个黄土剖面(北长山岛店子剖面、南长山岛王沟剖面、大黑山岛北庄剖面、砣矶岛后口剖面)中有孔虫化石的鉴定统计,总结了长岛第四纪黄土中有孔虫化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4个黄土剖面中,北长山岛店子剖面有孔虫化石...
关键词:有孔虫化石 黄土 第四纪 长岛 
底栖有孔虫对海洋环境的生态响应概述
《地球科学进展》2024年第9期889-901,共13页吴玉琦 陈页 郭远明 袁涛 李铁军 乔玲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科技计划项目(编号:HYS-ZX-202410)资助。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巨大威胁。底栖有孔虫作为海洋环境的指示生物,具有个体小、种类多、生命周期短、多样性高、分布广泛以及对环境变化敏感等特点,在监测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系统变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 海洋环境污染 生态响应 群落组成 
夏季长江口邻近海域活体底栖有孔虫优势种群及分布特征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8期74-82,共9页张晓洁 肖柳 郭肖伊 南海明 张涵 王飞飞 许博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1304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607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3QD035)资助。
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活体底栖有孔虫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的问题,本研究对2016年7月长江口海域33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进行了活体底栖有孔虫属种的鉴定和分析。发现研究海域活体底栖有孔虫共23属31种,丰度范围为0~21 ind./g,简单分异度范围...
关键词:活体底栖有孔虫 长江口 优势种群 丰度 简单分异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