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元动[1] 陈旭[1] Dan GOLDMAN 张举[1] 成俊峰[1] 宋妍妍[1]
机构地区:[1]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Department of Geology,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University of Dayton,300 College Park,Dayton,Ohio 45469-2364,USA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第9期1164-1180,共17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6CB806402);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编号:2006FY120300-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编号:2008ZX05008-001-001);IGCP503项目资助
摘 要:根据华南奥陶纪滨岸-内陆棚-外陆棚-斜坡-盆地等6种主要环境下笔石动物的多样性统计分析,表明奥陶纪滨岸地带的笔石多样性相对较低,随着海水加深和离岸趋远而逐渐增高,在陆棚边缘-斜坡上部水域达到最高,进入盆地则又有所降低.以笔石带为时间卡尺的分析显示,笔石的多样性演化在不同环境下存在显著差异,在近岸和陆棚环境下,早、中奥陶世的笔石序列是不全的、间断的,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现象,而在陆棚边缘-斜坡环境下,笔石序列则完全连续分布.综合研究显示,华南奥陶纪笔石多样性呈阶梯状递增的趋势,从早奥陶世至晚奥陶世桑比期存在三个明显的峰值,分别位于早奥陶世弗洛中期、中奥陶世大坪晚期-达瑞威尔初期、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末,这三次高峰与华南的几次海平面上升时期大致对应,表明笔石动物的辐射演化可能与海平面上升事件有密切关联.对Pseudisograptus等4个典型案例开展生物地理分析,表明华南早、中奥陶世的笔石存在较明显的深度分带现象,多数类群呈与古海岸线或大陆边缘平行的地理分布格局,并受到离岸远近的影响.
分 类 号:Q915.5[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98.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