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环境

作品数:2317被引量:14948H指数:5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玉兰吕厚远郭正堂郑卓杨振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贵州草海0.78 Ma以来古环境演化:来自XRF连续扫描的证据
《地学前缘》2025年第3期168-182,共15页许聿迪 刘承帅 高庭 刘彧 尹润生 孙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30712)。
云贵高原地区气候受到不同季风的显著影响,变化趋势较为复杂。为探究该地区环境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在联系,本研究选取贵州草海湖泊沉积柱2023CH(D)为研究材料,通过高分辨率X射线荧光(XRF)连续扫描和古地磁分析,结合磁化率、粒度及Al...
关键词:云贵高原 湖泊沉积 XRF连续扫描 元素地球化学 古环境演化 
3万年以来日本海西部沉积物砷演化及其古环境意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方良璁 邹建军 豆汝席 王庆超 朱爱美 Gorbarenko Sergey Vasilenko Yuriy Bosin Aleksandr 石学法 
“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科技合作项目“中俄西北太平洋环境变化及碳汇效应合作”(GHKJ20240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第四纪典型暖期北极气候变化及其对东亚环境的影响”(2023YFF0804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日本海末次间冰期以来的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化研究”(41420104005)。
砷(As)作为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但其作为示踪海洋沉积物氧化还原条件代用指标的可靠性仍然存在争议。日本海是西北太平洋海槛发育程度最高的边缘海之一,末次冰期以来其氧化还原条件发生了剧烈变化,是理解沉积物As演化...
关键词:沉积物砷 氧化还原 古环境 末次冰期 日本海 
珠江口盆地白云西凹古近纪沉积古环境重建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5年第2期133-145,共13页蔡嵩 彭光荣 郑金云 李振升 陈兆明 朱定伟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生产性科研项目“开平凹陷-白云西凹成盆、成烃及沉积演化研究”(SCKY-2024-SZ-01)。
近年来,珠江口盆地白云西凹不断有勘探发现,但对沉积古环境的特征研究较少,缺乏针对古近纪沉积古环境的系统重建,不利于研究区下一步的勘探评价。为系统恢复研究区古近纪的古气候、古水深、古地貌等古环境信息,利用研究区内古生物、地...
关键词:古环境定量恢复 湖盆演化 "源-汇"系统 烃源岩预测 古近纪 白云西凹 
南秦岭北带三叠纪盆地古气候、古海洋、古环境演化研究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5年第1期14-30,共17页霍勤知 徐磊 白云来 刘明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2017-01-15-02-02)。
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开展露头剖面沉积相研究,结合粒度分析结果,划分沉积相类型,通过砂岩样品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碳酸盐岩C-O同位素分析,探讨三叠系盆地古气候、古海洋、古环境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研究区三叠系自下而上...
关键词:南秦岭北带 三叠纪盆地 古气候 古海洋 古环境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海相沉积岩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古环境示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5年第3期149-152,共4页张衡 高烁 张春艳 曹志锋 白玛康卓 
本研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对采自中国南方多个地区的海相沉积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通过精确测定稀土元素含量,研究其分布特征,包括稀土总量、轻重稀土分馏情况、铕(Eu)和铈(Ce)异常等。结合地质背景资料,探讨...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海相沉积岩 稀土元素分布 古环境示踪 
淮河上游出山店库区桥头遗址存续前后的古环境背景
《古地理学报》2025年第1期167-183,共17页马玉凤 武志江 李双权 刘洪妍 任萧 郭仰山 王朝栋 郭丽华 
河南省科学院科研开发专项(编号:220601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2107480);河南省级科技研发计划联合基金(编号:225200810057)共同资助。
淮河是一条对华夏文明具有重大意义的河流。但相较于黄河与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的考古及古环境研究较为滞后。桥头遗址是淮河上游一处以石家河文化为主的重要遗址。本研究通过对桥头遗址区及其临近区域的地层调查和室内样品的测试分析,对...
关键词:淮河上游 桥头遗址 古环境 古洪水 
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盆地全新世野火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冰川冻土》2025年第1期255-266,共12页潘元琪 查小春 黄春长 庞奖励 周亚利 张睿玺 赵晓康 王娜 白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16,42271046);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自由探索项目(2020TS102)资助。
通过实地考察,选取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盆地的一个沉积序列完整的全新世沉积剖面,提取炭屑、磁化率和总有机碳等气候代用指标,重建了该地区全新世野火和气候变化的历史,揭示了区域内全新世古环境与野火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整个...
关键词:炭屑 野火 古环境 全新世 若尔盖盆地 
西南天山托云盆地古近纪熔积岩成因及其古环境意义
《现代地质》2025年第1期46-61,共16页刘帆 程志国 郭祝芳 冀文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2067)。
熔积岩是一种由炙热的熔岩流与湿冷沉积物混合形成的特殊火山碎屑岩,主要由浆源碎屑和宿主沉积物两部分构成。其独特的成因和产出环境为岩浆喷发期的沉积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西南天山托云盆地记录了中生代以来塔里木湾海退的地质演...
关键词:托云盆地 熔积岩 始新世 古环境 白云岩 
MIS3至MIS1时期闽东沿海地区高分辨率沉积与孢粉地层对古环境变化的响应特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5年第1期29-41,共13页王继龙 戴璐 丁大林 曾剑威 吴中海 牛漫兰 王凤 彭博 武彬 张艺武 于俊杰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生态地质调查”(DD20221778);福建省海洋物理与地质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LMPG-22-05);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223129)。
为探究气候与环境剧烈转变背景下沉积物及古植被的响应特征,在前期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供了更为详细的MIS3时期至MIS1早中期的沉积与孢粉地层数据,重建了古植被与沉积演化序列,讨论了古植被、沉积特征对气候、环境演化过程的关系...
关键词:MIS3—MIS1 孢粉组合 气候演化 HEINRICH事件 宁德三都澳 
南秦岭灯影组大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以鄂西北郧阳地区为例
《资源环境与工程》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曾艾平 季亚旗 陈炜 周文平 徐文豪 周久林 李亮 魏朋利 
湖北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DTCG-210618,JKKQ-ZFCG-2022042912)。
南秦岭发育的灯影组大理岩可以为新元古代南秦岭地区古环境研究提供素材。采集鄂西北郧阳地区灯影组二段大理岩样品,开展岩石鉴定、全岩主微量元素及C-O同位素测试,分析灯影组大理岩沉积时的氧化还原环境、古盐度、古温度等条件,探讨该...
关键词:灯影组 大理岩 古环境 南秦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