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社与科举文化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阳达[1] 欧阳光[2] 

机构地区:[1]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2]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94-98,共5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摘  要:明代中后期文社的大量出现是科举文化衍化出的重要文化现象。明代科举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考试文体,以程朱理学为解题规范。出题范围的狭窄,文体格式的固定,以及评卷标准的僵化为士子们寻找考试规律提供了便利。他们自发地组成文社,相互探讨学习举业。文社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交流切磋举业的机会,对他们的登科也大有裨益,甚至还成为下第士子的精神家园。文社因科举而繁荣,反过来对明代科举文化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很多文社在明代后期掀起了复古的思潮,他们试图以社团的力量,通过对明代前中期文风的提倡,改变当时空疏浮躁的科举风气;并刊刻社稿以及名家名作,作为规范士子们写作时文的准绳,以更好地矫正士人心态。文社社事活动的开展,又衍生出了许多泛科举文化现象,如时文评点之学的盛行,科举书籍的刊刻、推广等。随着势力的壮大,一些文社要员或操控科举考试,或干预朝政,使文社远离了当初建社的本意。

关 键 词:科举文化 科举文化现象 泛科举文化现象 文社 

分 类 号:G40-09[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