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酸、甘草次酸18位差向异构体比较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颜苗[1,2] 李兰芳[1,2] 李焕德[1,2]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理学研究室,长沙410011 [2]中南大学药学院,长沙410013

出  处:《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年第5期562-566,共5页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子课题(30873114);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2008086)

摘  要:甘草酸是中药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其水解后的苷元称为甘草次酸。由于三萜皂苷母核18位手性碳原子(C-18)构型的不同,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均有α、β两种差向异构体。早期对甘草酸、甘草次酸的研究大多没有将两异构体明确区分。近几年,随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甘草酸单一异构体新药——异甘草酸镁在临床上的应用,甘草酸18位构型所引起的差异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作者总结了近年来关于甘草酸、甘草次酸18位差向异构体之间比较研究的进展,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 键 词:甘草酸 甘草次酸 差向异构体 综述 

分 类 号:R284.1[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5.5[医药卫生—中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