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碌础坝花岗岩体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欧春生[1] 杨永春[2] 王虎[2] 杨维刚[1] 

机构地区:[1]甘肃省地质调查院,甘肃兰州730000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出  处:《甘肃科技》2010年第17期37-41,共5页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碌础坝超单元花岗岩出露于秦岭造山带西段,处于中央造山系中段祁连造山带和北秦岭造山带的接合部位,Rb-Sr法和K-Ar法测定岩体年龄平均值(208.5±1.0)M a,由5个单元组成,随着单元由老至新,岩浆向偏酸的方向演化,即岩石由花岗闪长岩演化为二长花岗岩,S iO2含量为63.4%~72.61%,变化较大,表明岩体是经过多期次侵入形成的,总体上属于钙碱性花岗岩类,但晚期向碱钙性方向演化,亲石元素W高于维氏值约5倍,具钨异常,δEu均小于1,属轻稀土富集型,其源岩主要是由上地壳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形成的。研究表明,岩体以岩墙扩张→热气球膨胀的方式就位,岩体的侵入,对钨的富集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碌础坝花岗岩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 成矿作用 

分 类 号:P618.510.5[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