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春

作品数:6被引量:3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滴水山金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剪切带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地质》《甘肃科技》《黄金科学技术》《现代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甘肃省鹿儿坝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对流体演化和成矿机制的探讨被引量:2
《现代地质》2021年第6期1576-1586,共11页常铭 刘家军 杨永春 翟德高 周淑敏 王建平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41730426,4103042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1220924)。
西秦岭地区矿产丰富,金资源储量巨大。国内学者对于该区域的众多金矿床开展了大量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的研究工作,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此外,西秦岭礼(县)—岷(县)成矿带,合作—鹿儿坝—崖湾金、汞、锑多金属成矿亚带的成矿流体研...
关键词:鹿儿坝金矿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激光拉曼光谱 氢、氧同位素 
甘肃省滴水山金矿区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被引量:5
《中国地质》2019年第6期1454-1480,共27页杨永春 余君鹏 赵得龙 李生栋 刘家军 王学银 王小强 孔维琼 王作刚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41730426);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012、121201004000172201-47)联合资助~~
滴水山金矿床为北祁连造山带西段赋存于火山岩中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滴水山金矿区安山质晶屑凝灰岩年龄为(479.7±6.9)Ma,形成时代为早奥陶世,花岗闪长岩年龄为(426.9±6.7)Ma,时代为中志留世,含金黄...
关键词:锆石U-PB测年 火山岩 地球化学 滴水山金矿 矿产勘查工程 北祁连造山带 
甘肃滴水山金矿不同构造-岩相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控矿机理探讨被引量:8
《西北地质》2018年第1期88-103,共16页杨永春 刘家军 王学银 陈杰 薛小文 张聪 任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秦岭成矿域复合造山过程中印支-燕山期金-多金属成矿作用"(No.417304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秦岭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与叠加成矿作用研究"(No.41030423);中国地质调查局"甘肃岷县寨上-马坞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矿产调查与找矿预测"(121201004000160901-55)联合资助
滴水山金矿床位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的西段,分布于北西西向剪切带内,通过野外实地观察和镜下鉴定、样品测试,对该剪切带内Au2矿体构造-岩相特征及其地球化学元素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剪切带存在2期变形,早期为由北向南斜...
关键词:滴水山金矿 剪切带 构造-岩相带 主微量元素 构造体制转换 
甘肃滴水山金矿床原生晕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被引量:4
《黄金科学技术》2015年第1期17-23,共7页杨永春 刘家军 王学银 王作刚 陈杰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西秦岭阳山-寨上大型-超大型金矿床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过程与定量评价"(编号:1212011220924)资助
滴水山金矿床是一个主要赋存于滨海—浅海相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中,与脆—韧性剪切带有关的蚀变岩型金矿床。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Au2号矿体不同勘探线钻孔中所采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分析,并利用地质和数学分析方法,对微量元素的空间分...
关键词:数学地质 原生晕 成矿预测 滴水山金矿 甘肃省 
南秦岭金龙山金矿床中砷的赋存特征及其对金沉淀的影响被引量:13
《中国地质》2011年第3期701-715,共15页杨永春 刘家军 刘新会 吴胜华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410304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3035;40773036);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755);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本科生优秀论文资助计划资助
金龙山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镇安—旬阳盆地内,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个超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南阳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为一套由钙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粉砂质灰岩、泥质灰岩互层组成的浊积岩建造...
关键词:金矿床 地质特征 砷的赋存形式 金沉淀 金龙山 
礼县碌础坝花岗岩体特征及其成矿作用被引量:5
《甘肃科技》2010年第17期37-41,共5页欧春生 杨永春 王虎 杨维刚 
碌础坝超单元花岗岩出露于秦岭造山带西段,处于中央造山系中段祁连造山带和北秦岭造山带的接合部位,Rb-Sr法和K-Ar法测定岩体年龄平均值(208.5±1.0)M a,由5个单元组成,随着单元由老至新,岩浆向偏酸的方向演化,即岩石由花岗闪长岩演...
关键词:碌础坝花岗岩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 成矿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