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可供性”原理视阈下的汉日方位词隐现规则——从中国日语学习者“の中”等多余使用偏误说起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忻[1] 

机构地区:[1]杭州师范大学

出  处:《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年第5期28-34,共7页Journal of Japanese Language Study and Research

基  金: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为09BYY078

摘  要:空间名词与后面的动词的搭配因义务性存在与否而构成行为可供性。行为可供性成立时方位词表现为无标。日语中在属此种无标场合多余使用就成为偏误。汉语中两种情况下行为可供性表现较明显:一是物体与方位词呈转喻关系时,二是趋向动词与名词的行为可供性成立时。在日语里导致行为可供性作用弱化的因素有两点:一是参照点为对比焦点获得认知凸显,二是方位词语法化。在汉语里同样也可使行为可供性影响减退。汉日语识解方式不同的观点及"I认知模式"、"D认知模式"理论可解释"汉语在与日语对应句式里行为可供性影响不明显"问题。

关 键 词:行为可供性 多余使用 偏误 有标 无标 

分 类 号:H36[语言文字—日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