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景天星[1]
机构地区:[1]忻州师范学院五台山文化研究所
出 处:《法音》2010年第10期31-32,33,共3页The Voice of Dharma
摘 要:山西忻州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已成定论,无可辩驳。但是在五台山佛教历史上.经历了比较长时段的论证过程.此过程始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佛陀跋陀罗翻译《华严经》,终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澄观(738—839)撰成《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在这近400年的时段内,关注五台山的高僧大德都被“卷入”这一正名运动.最终完成了从“清凉山”到“五台山”的转换.从而也加速了文殊菩萨与五台山清凉圣地的融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