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利[1]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34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10期37-40,44,共5页Social Scientist
摘 要:在秦汉时期的国家制定法中",庶人"是介于"公卒、士伍"和"司寇、隐官"之间的表示阶等身份的概念。庶人在经济和定罪量刑方面享有与公卒、士伍同等的权利,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庶人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庶人"身份可以因出生或者刑徒、收人、奴婢通过赎、免、赦等方式获得。庶人中的成年男子通过傅籍取得士伍以上的身份;已婚女子因"比夫爵"也脱离庶人身份。如果说西周时期庶人曾经大量存在以至于构成一个所谓的"平民"阶层的话,至于秦汉时期,由于推行普遍傅籍制度,庶人已经成为一种过渡性身份,不再构成一个阶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6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