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律海涛[1]
机构地区:[1]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出 处:《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203-205,共3页Social Sciences in Huna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TY004);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TYD009)
摘 要:陶行知与杨贤江同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杰出的教育家,他们俩人在为中国二十世纪的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都为中国二十世纪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在论及体育的功能时,陶行知与杨贤江均认为体育具有身心两健,养成完全人格的特殊价值;在德、智、体三者关系上,他们均主张三育并重,健康第一;在健康教育方法上,他们均提倡体育与卫生相结合。这是陶行知与杨贤江体育思想的相同之处。但在体育理论方面,杨贤江注重体育自然属性的研究,陶行知则更多的关注于体育社会属性的研究;在体育实践方面,杨贤江主张在大自然里进行自然的身体活动,陶行知则主张体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陶行知与杨贤江的体育思想之所以同中有异、特色鲜明,其主要原因在于其时代生活背景的相同与学术经历的差异。陶行知与杨贤江的体育思想,堪称中国现代体育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他们的所思所想,对于我国今天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借鉴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