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锦勇[1] 王建怡[1] 李玫[1] 王菊[1] 陈戈雨[1] 戴宏[1]
出 处:《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年第31期42-4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
基 金:贵州省卫生厅基金[黔卫发(2005)138号-4];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基金[2006(67号)]
摘 要: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脑出血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16例急性脑出血后并发NP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脑出血后发生肺水肿的时间<30 min 27例,30 min至8 h 45例,9~24 h 18例,25~72 h 15例,>72 h 11例.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血压升高、肺部可闻及水泡音或哮鸣音、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粗并呈蝴蝶状或斑片状阴影、血气分析均有不同程度的PaO2下降和PaCO2升高等.116例患者除对原发病常规治疗外,还给予如下处理:(1)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2)地塞米松20~50 mg/d静脉滴注.(3)心动过速者静脉推注西地兰0.2~0.4 mg,酚妥拉明10 mg/d.(4)维持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给予能量合剂等促进脑代谢药物.(5)常规应用有效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并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窒息.(6)应用质子泵抑制剂.(7)积极有效的护理.116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后,其中13例肺水肿于1 h左右消退,12例于6h内消退.死亡91例,病死率78.4%,其中直接死于肺水肿26例,死于合并脑疝16例,死于合并多器官衰竭30例,死于合并呼吸衰竭19例.结论 NPE强调早期诊断,积极有效地治疗原发病.降低颅内压、改善肺通气、积极防治并发症和减轻肺水肿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分 类 号:R7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5[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