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泡性角膜病变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Na^+-K^+-ATP酶活性的变化及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洪瑞[1,2] 蒋华[1,2] 

机构地区:[1]第二军医大学济南临床医学院 [2]济南军区总医院,济南250031

出  处:《山东医药》2010年第42期30-31,共2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观察大泡性角膜病变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Na+-K+-ATP酶活性变化,探讨大泡性角膜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以0.05%的新洁尔灭溶液单眼前房注射建立大泡性角膜病变模型(模型组),另1只眼不作处理(对照组)。7 d后处死所有动物,分别检测两组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内皮Na+-K+-ATP酶活性。结果模型组病变角膜水肿混浊,角膜厚度为(696.17±43.54)μm,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646.58±126.72)个/mm2,角膜内皮细胞Na+-K+-ATP酶活性为(1.03±0.28)U/mg prot,对照组分别为(367.51±23.13)μm、(2 876.00±164.65)个/mm2、(3.82±0.27)U/mg prot,两组相比,P均<0.01。结论大泡性角膜病变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Na+-K+-ATP酶活性明显降低,这可能是本病的发病机制。

关 键 词:大泡性角膜病变 角膜内皮细胞 NA+-K+-ATP酶 新西兰大白兔 

分 类 号:R772.2[医药卫生—眼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