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斯朵夫形象在中国的百年诠释嬗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涂慧[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

出  处:《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年第1期64-67,共4页

基  金: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07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伴随着20世纪初的社会革命、文化启蒙和思想解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携《约翰·克利斯朵犬》(John Christophe)进入中国知识界,以鲜明的个性式话语从主流话语中悄然逸出,树立不同于主流话语的精英反思式品性,体现出不同于主流价值观念的族群特色和利益诉求,由此在20世纪中国知识界中得到不断诠释、

关 键 词:《约翰·克利斯朵犬》 中国 知识界 社会革命 思想解放 

分 类 号:B83-069[哲学宗教—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