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原型的“遮蔽性记忆”——《静夜思》深层意蕴的重新探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朴[1] 

机构地区:[1]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12期100-104,共5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依照艺术符号学的方法来看《静夜思》,"霜"是李白游子浪迹天涯孤独人生感受的象征,"月"无疑是李白对母亲温暖爱抚的记忆符号;月亮为母性的象征,是一种悠远的文化传统;李白是在这种文化传统基础上写他的《静夜思》的,因而,李白的月亮就是李白母亲的无意识象征;李白的"床"是今天称作"马扎"的坐具,李白是在一个阔大的院落里坐在马扎上,看到一片明月光,联想和想象到故乡和母亲的,因而,李白的"举头望"和"低头思"是有一个在院落里不断徘徊的外部行为动作的;而如果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进一步探讨,故乡和月亮又是李白对母亲子宫的无意识联想和想象。

关 键 词:《静夜思》 霜和月 孤独人生感受 母亲温暖爱抚 象征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